信息時代下導游員角色的轉變
http://www.zfkbjt.com 2013-8-4 16:15:36 來源:中國旅游報 點擊:次
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yè)升級步伐,大量的勞動力正在被高度發(fā)達的現代機械技術所取代。中國經濟正在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服務”轉型。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使每一臺智能手機都成為了一部百科全書;涵蓋旅游景點信息、旅游攻略的手機APP(手機應用軟件)相繼橫空出世。這讓人們不禁遐想:是否手機軟件可以取代導游的講解功能,導游的角色在未來是否會因為科技的發(fā)展而有所轉變,甚至在未來我們可以不需要導游?以上問題,目前還沒有準確答案,但毋庸置疑的是科技已經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并賦予了很多職業(yè)新的內涵。在科技發(fā)揮其作用的同時,人們對于旅游的需求也在發(fā)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在談論信息時代下導游員角色的變化之前,先看一下變化的旅游市場對于導游員的影響。
旅游市場的變化
從國內旅游市場來看,今年年初,中國旅游研究院聯合攜程網共同發(fā)布了國內首份《中國自由行發(fā)展報告》,報告認為我國旅游市場的散客化、自由行趨勢日趨明顯,散客旅游成為各種旅游活動的主要形式。2012年國內旅游市場接近30億人次,跟隨旅游團的比例不足5%。在國內旅游散客化的趨勢下,旅行社多年來主打的包價團隊旅游產品越來越難以贏得消費者,直接后果就是導游員逐漸失去參加包價旅游的客人,這是以往他們服務的主要對象。
再來看出境市場,中國旅游研究院發(fā)布的《中國出境旅游發(fā)展年度報告2013》中稱,2012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次數為8318.27萬人次,同比增長18.41%。從絕對數量而言,中國出境市場已經超過德國與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場。出境旅游的快速發(fā)展,伴之而來就是龐大的出境領隊需求。出境領隊的工作機會對于導游員個人發(fā)展是一個新的機遇,但是對于導游這個崗位卻是一種挑戰(zhàn)與削弱。當導游員們成為出境領隊以后,很少有人還會回到導游的崗位,他們雖然還具備導游員的資質,但卻永遠告別了“導游員”這個稱謂。
最后看中國的入境旅游市場,近年來入境旅游市場一直保持平穩(wěn)、緩慢增長,但人民幣對于外幣(主要是美元)的升值造成了外語導游人員收入的大幅下降,2003年1美元兌換8.2元人民幣,2013年美元對于人民幣的匯率趨近于1:6.1,并且人民幣對外幣升值的趨勢還在延續(xù)。外語導游員“白領階層”的光環(huán)正在褪去,很多有才干、有能力的外語導游員黯然地退出了這個行業(yè)。
當下導游員的境遇,從表象看折射出了中國旅游市場發(fā)展的重心從入境游向出境游傾斜,而在更深一個層次,我們可以感受到旅游者消費需求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基于信息時代下旅游信息獲取的便捷性,旅游者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大量的免費旅游信息;以及旅游預訂的便利性:旅游者可以隨時在手機上、Ipad上預訂旅游產品并完成支付。信息技術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更加深刻和顛覆性的變革正潛藏在高速發(fā)展的旅游市場之中。
互聯網是免費的信息平臺。知識、經驗的獲取僅僅是點點鼠標的事兒。如果導游員還用信息時代之前的服務水準來服務當下的客戶,那么注定會逐漸失去更多的客戶。參加團隊旅游的客人不需要照本宣科的導游員,也不喜歡模式化、千篇一律的服務,那么在這個信息飽和、甚至信息過剩的時代,導游員們該如何贏得旅游者的信任,為旅游者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呢?
導游員要成為真正的“行者”
成功的旅行家,稍加培訓一定會成為出色的導游員。因為旅行家不僅旅行經歷豐富,更重要的是他們以旅行為興趣,他們熱愛旅行并且對于旅行有著更深層次的感悟。而導游員僅僅是一個職業(yè),很多導游員并沒有太多的閱歷與旅行經歷。他們的知識儲備很不足,僅限于背得滾瓜爛熟的景點介紹,和一些插科打諢、活躍氣氛的笑話。他們去過一些地方,但往往都走馬觀花,他們工作了很多年,但對于行業(yè)的思考卻很膚淺。這些導游員們注定將被信息時代所淘汰。信息時代所需要的是有閱歷、愛旅游、對于旅游行業(yè)有著獨到認識和見解的導游員。他們不僅會告訴游客哪里好玩,還能教會游客怎么玩、怎樣玩出品味。這種本領不是百度和谷歌上能夠搜索出來的,而是不斷的行走與思考的感悟,是對于行業(yè)的熱愛和生活經驗的積累。
從雜家到專家的轉變
一直以來,導游員被認為是“雜家”,但信息時代足以秒殺所謂的“雜家”。知識是沒有邊界的,導游員的知識再廣博也超不過維基百科。游客們千奇百怪的問題,在智能手機上簡單搜索一下便能找到答案。信息傳播的扁平化給導游員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也同時帶來了機遇。導游員不用再費盡心思成為萬金油式的雜家,反而可以專心鉆研自己喜歡的領域,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例如某些熱愛明清古建筑的導游員,通過深入的學習,在講解故宮時可以用專業(yè)且精深的講解使游客折服。再比如,熱愛攝影的導游員,通過努力鉆研,達到一定高度后可以指導游客,增加導游服務的附加值。導游員們如果能在“專家”的道路上努力探尋,不僅可以贏得游客的美譽,還可以使自己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創(chuàng)意服務
當下的時代是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微博上的草根紅人,以犀利的語言和獨特的觀點贏得萬千粉絲的關注;妆嘲停粚α鄽q的老夫妻賣掉房子周游世界引起了媒體的聚焦并且獲得許多商業(yè)代言的機會。在這個由“他媒體”向“自媒體”轉變的時代,鮮明的個性、獨特的創(chuàng)意能夠擁有更多曝光的機會。導游員如果希望游客留有深刻的印象,一定要做到個性鮮明,并在工作中融入更多的創(chuàng)意。把帶團這份工作等同于經營自身的品牌,通過“鮮明個性”和“創(chuàng)意服務”贏得的美譽度可以通過社交媒體迅速傳播,這種“自媒體”時代的口碑一定會產生更多的明星導游員。當然“自媒體”時代對于導游員的要求也是苛刻的,任何服務上的怠慢與瑕疵,都可能會被曝光并放大。
信息時代就是知識時代,知識的獲取和分享變得出奇的簡單與便捷。導游員們需要審慎地應對時代的變革,在服務上不斷創(chuàng)新以適應旅游者的新需求。傳統(tǒng)旅行社的管理者們也需要改變思路迎接改變,導游員在信息時代下所遭遇的尷尬也是傳統(tǒng)旅行社在信息時代與OTA(在線旅行商)們相比暴露出的緩慢與滯后。一個人、一個企業(yè),如果抓不住時代的特征終將被淘汰。市場是一只看不見的手,不作出變革,無論曾經有多輝煌,都將被市場所拋棄。
旅游市場的變化
從國內旅游市場來看,今年年初,中國旅游研究院聯合攜程網共同發(fā)布了國內首份《中國自由行發(fā)展報告》,報告認為我國旅游市場的散客化、自由行趨勢日趨明顯,散客旅游成為各種旅游活動的主要形式。2012年國內旅游市場接近30億人次,跟隨旅游團的比例不足5%。在國內旅游散客化的趨勢下,旅行社多年來主打的包價團隊旅游產品越來越難以贏得消費者,直接后果就是導游員逐漸失去參加包價旅游的客人,這是以往他們服務的主要對象。
再來看出境市場,中國旅游研究院發(fā)布的《中國出境旅游發(fā)展年度報告2013》中稱,2012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次數為8318.27萬人次,同比增長18.41%。從絕對數量而言,中國出境市場已經超過德國與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場。出境旅游的快速發(fā)展,伴之而來就是龐大的出境領隊需求。出境領隊的工作機會對于導游員個人發(fā)展是一個新的機遇,但是對于導游這個崗位卻是一種挑戰(zhàn)與削弱。當導游員們成為出境領隊以后,很少有人還會回到導游的崗位,他們雖然還具備導游員的資質,但卻永遠告別了“導游員”這個稱謂。
最后看中國的入境旅游市場,近年來入境旅游市場一直保持平穩(wěn)、緩慢增長,但人民幣對于外幣(主要是美元)的升值造成了外語導游人員收入的大幅下降,2003年1美元兌換8.2元人民幣,2013年美元對于人民幣的匯率趨近于1:6.1,并且人民幣對外幣升值的趨勢還在延續(xù)。外語導游員“白領階層”的光環(huán)正在褪去,很多有才干、有能力的外語導游員黯然地退出了這個行業(yè)。
當下導游員的境遇,從表象看折射出了中國旅游市場發(fā)展的重心從入境游向出境游傾斜,而在更深一個層次,我們可以感受到旅游者消費需求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基于信息時代下旅游信息獲取的便捷性,旅游者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大量的免費旅游信息;以及旅游預訂的便利性:旅游者可以隨時在手機上、Ipad上預訂旅游產品并完成支付。信息技術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更加深刻和顛覆性的變革正潛藏在高速發(fā)展的旅游市場之中。
互聯網是免費的信息平臺。知識、經驗的獲取僅僅是點點鼠標的事兒。如果導游員還用信息時代之前的服務水準來服務當下的客戶,那么注定會逐漸失去更多的客戶。參加團隊旅游的客人不需要照本宣科的導游員,也不喜歡模式化、千篇一律的服務,那么在這個信息飽和、甚至信息過剩的時代,導游員們該如何贏得旅游者的信任,為旅游者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呢?
導游員要成為真正的“行者”
成功的旅行家,稍加培訓一定會成為出色的導游員。因為旅行家不僅旅行經歷豐富,更重要的是他們以旅行為興趣,他們熱愛旅行并且對于旅行有著更深層次的感悟。而導游員僅僅是一個職業(yè),很多導游員并沒有太多的閱歷與旅行經歷。他們的知識儲備很不足,僅限于背得滾瓜爛熟的景點介紹,和一些插科打諢、活躍氣氛的笑話。他們去過一些地方,但往往都走馬觀花,他們工作了很多年,但對于行業(yè)的思考卻很膚淺。這些導游員們注定將被信息時代所淘汰。信息時代所需要的是有閱歷、愛旅游、對于旅游行業(yè)有著獨到認識和見解的導游員。他們不僅會告訴游客哪里好玩,還能教會游客怎么玩、怎樣玩出品味。這種本領不是百度和谷歌上能夠搜索出來的,而是不斷的行走與思考的感悟,是對于行業(yè)的熱愛和生活經驗的積累。
從雜家到專家的轉變
一直以來,導游員被認為是“雜家”,但信息時代足以秒殺所謂的“雜家”。知識是沒有邊界的,導游員的知識再廣博也超不過維基百科。游客們千奇百怪的問題,在智能手機上簡單搜索一下便能找到答案。信息傳播的扁平化給導游員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也同時帶來了機遇。導游員不用再費盡心思成為萬金油式的雜家,反而可以專心鉆研自己喜歡的領域,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例如某些熱愛明清古建筑的導游員,通過深入的學習,在講解故宮時可以用專業(yè)且精深的講解使游客折服。再比如,熱愛攝影的導游員,通過努力鉆研,達到一定高度后可以指導游客,增加導游服務的附加值。導游員們如果能在“專家”的道路上努力探尋,不僅可以贏得游客的美譽,還可以使自己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創(chuàng)意服務
當下的時代是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微博上的草根紅人,以犀利的語言和獨特的觀點贏得萬千粉絲的關注;妆嘲停粚α鄽q的老夫妻賣掉房子周游世界引起了媒體的聚焦并且獲得許多商業(yè)代言的機會。在這個由“他媒體”向“自媒體”轉變的時代,鮮明的個性、獨特的創(chuàng)意能夠擁有更多曝光的機會。導游員如果希望游客留有深刻的印象,一定要做到個性鮮明,并在工作中融入更多的創(chuàng)意。把帶團這份工作等同于經營自身的品牌,通過“鮮明個性”和“創(chuàng)意服務”贏得的美譽度可以通過社交媒體迅速傳播,這種“自媒體”時代的口碑一定會產生更多的明星導游員。當然“自媒體”時代對于導游員的要求也是苛刻的,任何服務上的怠慢與瑕疵,都可能會被曝光并放大。
信息時代就是知識時代,知識的獲取和分享變得出奇的簡單與便捷。導游員們需要審慎地應對時代的變革,在服務上不斷創(chuàng)新以適應旅游者的新需求。傳統(tǒng)旅行社的管理者們也需要改變思路迎接改變,導游員在信息時代下所遭遇的尷尬也是傳統(tǒng)旅行社在信息時代與OTA(在線旅行商)們相比暴露出的緩慢與滯后。一個人、一個企業(yè),如果抓不住時代的特征終將被淘汰。市場是一只看不見的手,不作出變革,無論曾經有多輝煌,都將被市場所拋棄。
作者:宋飏 韓澤 通訊員:
(責任編輯:劉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旅游法》對生態(tài)旅游提出更高要求 2013-8-2 16:13:33
- 實施綜合改革促進現代旅游“起飛” 2013-7-30 16:09:43
- 打造特色專業(yè)樹立示范品牌 2013-7-28 15:50:00
- 旅游安全治理要靠長效化機制 2013-7-19 15:47:15
- 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 2013-7-14 9:32:17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