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5·18國際博物館日。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目前擁有60家博物館(紀念館),向人們展示厚重的歷史文化。其中,有一些博物館頗具特色,例如洛陽古代藝術(shù)博物館、洛陽匾額博物館、洛陽鏟博物館、嵩縣嵩州古燈博物館、洛陽驛站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面積不算大,但很有參觀的價值。今天,洛陽網(wǎng)根據(jù)網(wǎng)友推薦,盤點洛陽十家極具特色、值得一去的博物館。
洛陽古代藝術(shù)博物館
洛陽古代藝術(shù)博物館(原洛陽古墓博物館)1984年開始興建,1987年4月建成并對公眾開放,是一座以歷代墓葬和壁畫為內(nèi)容的大型專題性博物館。
館區(qū)占地155畝,建筑面積一萬余平方米,洛陽古代藝術(shù)博物館分為歷代典型墓葬、北魏帝王陵、壁畫館三大展區(qū)。歷代典型墓葬展區(qū)分為地上、地下兩部分。這里搬遷復原上自西漢,下迄宋金時期的代表性墓葬25座,陳列文物總計約600件。通過墓葬形制的整體展出,讓人們有更多的視角去了解墓室建筑、出土文物、墓室壁畫、磚雕藝術(shù)和文物所在的空間環(huán)境……因此,這些展品中蘊含著極其巨大的歷史價值和文化信息。
|
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
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位于洛陽市中心周王城廣場,是依托21世紀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天子駕六”大型車馬陪葬坑,原址原狀陳列展示的遺址型博物館。
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東周王城東部,即今周王城廣場,發(fā)現(xiàn)了397座東周時期的墓葬和18座車馬坑。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車馬坑南北長42.6米,東西寬7.4米。在這座車馬坑里,發(fā)現(xiàn)了恢宏浩大的周天子車馬出行儀仗列隊,整個車隊呈南北縱向兩列擺放,車頭向南,車尾朝北,駕二車和駕四車呈眾星捧月之勢分別排列在天子駕六的前后。 “天子駕六”車馬坑的發(fā)現(xiàn),以實物的形式,印證了古文獻“天子駕六,諸侯駕四,士駕二”記載的正確性;對研究東周時期的乘輿制度、喪葬制度以及王城陵區(qū)的確認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資料。
|
洛陽匾額博物館
洛陽匾額博物館,位于河南省洛陽市九都路以北、新街以東、洛陽民俗博物館以西,是中國第一座匾額專題博物館。館內(nèi)共展出近年來征集的明代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至民國時期各類匾額300余塊,每塊匾額都配有“匾文”和“釋文”解說牌。 具有清代建筑風格的洛陽匾額博物館占地3160平方米,院內(nèi)亭臺樓閣間翠竹幽幽,玉蘭飄香。館內(nèi)藏匾額1700余塊,分為醫(yī)德教澤匾額廳、功德聲望匾額廳、官府門第匾額廳、婚喜壽慶匾額廳、貞節(jié)賢孝匾額廳、寺廟宗祠匾額廳和書齋堂號匾額廳等。
|
洛陽鏟博物館
洛陽鏟博物館位于310國道與機場路交叉口附近(洛陽圍棋博物館南隔壁),面積為600多平方米,共設置洛陽鏟雛形時期、成熟時期、發(fā)展時期、文創(chuàng)時期四個展廳,分別展示了不同時期的洛陽鏟實物和圖片介紹,介紹了洛陽鏟的由來和用途!≡谡箯d里,不僅陳列有年代較為久遠的洛陽鏟,還有一些頗新的洛陽鏟。這些洛陽鏟都是參加過考古發(fā)掘的“功臣”,其中不乏參加過二里頭遺址、三星堆遺址、偃師商城遺址等重大考古發(fā)掘的。
|
嵩縣嵩州古燈博物館
嵩縣嵩州古燈博物館,為省內(nèi)首家古燈專題民辦博物館,地址位于嵩縣縣城翠三街。 館藏燈具有戰(zhàn)國鐵豆燈、漢代青銅燈、北宋省油燈、清代蓮花燈等1100余盞古燈,囊括了石、銅、鐵、瓷、玉、玻璃、木、陶等50多種材質(zhì),最小的僅高4厘米,最大的高1米,涉及的年代從夏商、戰(zhàn)國延續(xù)至明清、民國。
|
洛陽驛站博物館
洛陽驛站博物館位于新區(qū)政和路與金城寨街交叉口,以洛陽歷史名驛——周南驛為藍本,集中展示郵驛文化的發(fā)展脈絡,是我國第一個關于驛站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
洛陽驛站博物館正門為古樸的鼓樓造型,門口置馬車、拴馬石和上馬石。迎門設駐節(jié)堂,是驛丞、州官接待各方使節(jié)、迎接四路賓客的地方。進門設御洗,方便旅途勞頓的賓客洗去一身疲憊。駐節(jié)堂后有麗水苑景觀小品,主要飾以明、清時期文物,其中,二十四孝橋、雷峰塔等石雕尤為精致。拾階而上,博物館二樓正廳為宣政堂,是古代驛站傳達政令的場所。二樓的另一側(cè)為驛丞府、車馬司、船舶司、善緣寺等。
目前,博物館共收藏驛車、驛卒服飾、信件票據(jù)、古代家具、匾額石刻等各類文物2000余件,中外游客在這里可以領略河洛文化和館驛文化。
|
洛陽圍棋博物館
兩面鼓、用鵝卵石磨成的漢朝圍棋子,單面鼓、陶質(zhì)的南北朝圍棋子,兩面平、刻有精美花紋的宋代瓷質(zhì)圍棋子,用珍貴深海貝殼制成的圍棋子……洛陽圍棋博物館坐落于機場路12號,一個不太起眼的院子里,但展出的圍棋子卻種類繁多!○^內(nèi)以時間順序,展出自東漢至明清時期的圍棋子2.5萬枚,材質(zhì)分為石頭、陶瓷、瑪瑙、水晶、木質(zhì)等,共41大類310種。同時,館內(nèi)還藏有漢代的青石博局棋盤、漢畫像石、宋仕女畫像磚、唐三彩圍棋罐、圍棋古譜書等中國歷代與圍棋有關的器物。
|
洛陽唐藝金銀器博物館
在千年古剎白馬寺西側(cè),有座唐式風格的院落,這里就是洛陽唐藝金銀器博物館,該館是我省首家以金銀器為特色的專業(yè)性民辦博物館!≡摬┪镳^目前藏有戰(zhàn)國至近代的金銀銅器文物200余件(套),藏品包括金銀茶具、飲食器具、古代飾品等,種類齊全,造型繁多,質(zhì)地精良。室內(nèi)共設4個展廳:第一展廳為金銀器珍藏品特展,陳列著戰(zhàn)國至明清時期的一些金銀器物;第二展廳為金銀器復制精品展,展品主要以復制陜西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佛教金銀器和四川彭州出土的宋代窖藏金銀器為主,復制品完全按照原物1∶1的比例精心制作,重量與出土的原物相差不到5克,仿真效果惟妙惟肖;第三展廳為金銀器工藝專題展,介紹鎏金、簪花、掐絲等制作工藝和歷史;第四展廳為金銀器精美禮品展,主要展出銀壺、純銀保健杯等茶具。
|
洛陽平樂正骨博物館
洛陽平樂正骨博物館位于啟明南路正骨醫(yī)院南側(cè)約100米處,該館的館長郭芫沅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洛陽平樂正骨的第八代傳人。 該館總面積約8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共展出428件物品,通過場景再現(xiàn),把過去平樂正骨的藥房、診室、制劑室等重新展現(xiàn)。除了場景再現(xiàn),該館還以時間為主線,對歷代洛陽平樂正骨人作了詳細的介紹,并展出了他們所使用過的診療器具、家傳抄本、牌匾字畫等物品。
|
老洛陽飲食文化博物館
老洛陽飲食文化博物館,位于澗西區(qū)青島路與西苑路交會處東南角,展出面積約560平方米。館內(nèi)共收藏與飲食文化有關的藏品623件,藏品包括石器、銅器、陶器、瓷器、玉器、銀器、鐵器、木器、漆器和竹器等10大類,基本涵蓋了先民們在飲食方面使用的工具、炊具、盛器和使用器具等。這些藏品從夏、商、周一直延續(xù)到今日。
老洛陽飲食文化博物館的藏品,歷史跨度之長、館藏藏品之多以及展示面積之大,堪稱我省同類博物館之最。(見習記者 郭瑛)
|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