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稱為宋代五大窯爐之一的鈞窯開創(chuàng)了“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鈞瓷神話,打破了中國瓷器燒制史上以青、白兩色為主的單一釉變,宋鈞依靠其特殊的窯爐建造和燒制技藝其地位至今無人能敵,而戰(zhàn)亂卻使宋代鈞窯逐一被毀,并使得宋代鈞瓷燒制技藝成為千古之謎。元明清幾代后人為仿制宋鈞建窯無數,卻始終無法達到宋鈞神韻。1964年宋代雙乳狀柴燒火膛窯的出土震驚世人,同時提出新的疑問:用木柴如何能燒出宋鈞要求的1200度高溫?鈞瓷究竟是否出自宋代?
任星航,任氏鈞瓷世家的第五代傳人,專致于宋代鈞窯的恢復和宋鈞的燒制技藝,使失傳千年的宋代鈞窯在他的手上復活,柴燒鈞瓷技藝的完整呈現破解了世界的疑慮。從此,任星航成了一位“窯癡”,唐代馬斗窯,宋代雙乳狀火膛窯,元代明代馬蹄形窯,清代小爐窯,不同時代的鈞瓷窯爐逐一恢復;炭燒鈞窯,煤燒鈞窯,氣燒鈞窯,不同燃料的新型鈞窯逐一創(chuàng)建,任星航憑借著對于鈞瓷的癡迷在自家的小院里建造了一座“鈞瓷窯爐博物館”,正可謂“一館看盡七代窯,十爐燒遍千年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