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委托河南大學古建筑研究院設計的07年河南省和商丘市的重點旅游項目應天書院修復工程一期工程進展順利。預計10月1日前后對游客開放。
目前,應天書院大門至崇圣殿間的青石板道路鋪設已完成;崇圣殿內(nèi)孔子及其十弟子塑像(樣稿)和泥塑(樣稿)正在制作,預計9月15日前安裝完成;應天書院內(nèi)場地平整綠化工作9月20日前完成。應天書院修復一期工程9月30日前完成,10月1日起將正式對游客開放,全部工程將于今年年底竣工。
該項目計劃投資1920萬元,占地面積達52畝,按歷史文獻記載,整個書院布局由南向北依次為影壁、牌樓、大門及東西側(cè)門,前講堂及東西側(cè)門、明倫堂及東西配房、藏書樓及東西側(cè)門、饌堂、教官宅、崇圣殿、東西偏房、魁星樓及東西廊房等。
應天書院為北宋時期四大書院之首,舊址位于商丘古城南門外的東城湖內(nèi)。應天書院的前身是后晉時楊愨所辦的私學,后經(jīng)其學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發(fā)展。公元1009年,宋真宗御賜匾額“應天府書院”。公元1043年應天書院改為“南京國子監(jiān)”,北宋的最高學府之一。
通過應天書院的修復工程,商丘古城旅游區(qū)將增加古文化建筑觀光游和學術(shù)游等新內(nèi)容。商丘又將掀起古文化的新熱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