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這件“鳥龍”紋彩陶盆高22厘米,口徑32厘米。
“中國人常說我們是‘龍的傳人’。證據何在?這件‘鳥龍’紋彩陶尊就是最早的物證。”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館長李寶宗提出,仰韶文化時期曾出現多圖騰崇拜的局面,炎帝部族有鳥圖騰、黃帝有蛇圖騰,炎黃融合后就產生了“鳥蛇合體”的新圖騰,因此中國人才自稱炎黃子孫,“在這件‘鳥龍’紋彩陶盆上,就有目前唯一一條鳥蛇合體的‘鳥龍’。”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慶柱、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石興邦、史前文化研究專家許順湛等,都對“鳥龍”紋彩陶盆給予了極高評價。劉慶柱說:“它對我們理解華夏文明賴以奠基的主體文化或者說炎黃文化,意義十分重大。”石興邦也說:“仰韶彩陶第一飛龍,堪稱國寶,對文明起源研究有巨大價值,應當珍視。”
有關時光旅行的故事,總能引發(fā)人們津…[詳情]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