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宗的次序,乃依照明季吹萬老人《釋教三字經(jīng)》。該書在清代時候,經(jīng)過印光大師重訂,以后又由楊仁山居士刪改。這次序或有取意,茲用淺意揣測,試說如下:
(一) 按宗乘說 分二小乘,七大乘,律是通小通大。這自然應(yīng)先小后大,所以成實,俱舍在前,律夾中間,其它在后。
(二) 按教義說 禪學(xué)傳佛心印,法是最高,故列在大乘的起首。凈學(xué)普被三根,法是最廣,列在最后,這好比車有雙輪。其余列在中間,好比輿的軌軫等件!篙洝褂休d乘的功能,「輪」有運轉(zhuǎn)的力量。
(三) 按行持說 戒律是諸行根基,知禪明宗以后,列在以前,使先正本。學(xué)貴求解,臺賢相性,都是教理南針,列在其次,使明教相。解后尤貴實行,密凈是專講修持方法的,列在最后,使知歸宿。
這十宗的律,凈兩宗,皆是具普通性的,就是不問何宗,都須受持戒律,皆可兼修念佛;因著無戒行萬德不立,有念佛成就最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