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湘西南邊陲的新寧縣,“旅游”注定與“扶貧”同行。
在8月18日召開的第二屆全國鄉(xiāng)村旅游與旅游扶貧推進大會上,湖南省新寧縣崀山旅游區(qū)被授予“全國景區(qū)帶村”旅游扶貧示范單位。一個月后,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再次將目光聚焦5A崀山。
9月22日至24日,包括河南日報在內(nèi)的全國近百家媒體記者走進邵陽市新寧縣,參加由湖南日報報業(yè)集團組織的“全國媒體精準扶貧(湖南)崀山行”大型采訪活動。兩天來,徜徉在靈秀山水和瑤鄉(xiāng)風情中,記者們不僅發(fā)現(xiàn)了崀山之美,還對“旅游+扶貧”的“崀山模式”有了更深層次的解讀。
崀山美 惹人醉 不思歸
5A崀山折服八方賓朋
“為什么我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70年前,著名詩人艾青曾在壯美崀山留下了千古佳句。
踏著詩人的足跡,采訪團的記者們也陶醉在崀山的旖旎風光中。
“崀”,意為“山之良也”。
這里是丹山碧水的完美組合,奇特的丹霞喀斯特地貌造型栩栩如生,形神畢肖。走進崀山,如刀劈斧削的“天下第一巷”、雄奇險峻的辣椒峰、駱駝峰,氣象萬千的八角寨“鯨魚鬧海”,碧水蕩漾的夫夷江等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山水畫卷。
“不到湖南不知中國之壯美,不到崀山不知道湖南之雄偉。”現(xiàn)代快報總編輯趙磊如此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