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位于安徽西北部,因地處商之南毫而名。從商成湯五建成都開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她以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聞名遐邇。1986年,亳州撤縣建市,同年國務院公布亳州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古毫州為中州門戶,南北陸路通衢,水路東南控淮泗,西北接豫陜。渦水像一條綠色的綢帶,自西北繞向城東,水流平靜,景色美麗。在古代,這條河卻是桅檣如林、舟楫往來如梭的繁忙運輸線。唐代時,毫州鼎盛,為天下十望之一。明代毫州商業(yè)興盛,水陸暢通,舟車絡繹,畫舫翠樓,玉管銀蕭,一片繁榮景象。清代時,毫州古城設有4關,以北關最大,生意集中,有72條街,360條巷,各行各業(yè)按街分布,井井有條。
毫州是中國四大藥材集散地之一,尤以盛產(chǎn)優(yōu)質白芍而聞名。由于中藥材云集吞吐,貿(mào)易規(guī)模很大,商賈云集。行號、棧、店數(shù)百家,各省客商鄉(xiāng)土立幫建會館多達30余處。如徽州會館、兩湖會館、江寧會館、福建會館等。其中尤以陜西會館花樓建筑最為絢麗。
悠久的歷史給毫州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城西北隅的明王臺是韓林兒登基時所建的宮闕遺址;城北關火神廟大街大關帝廟內有一處古樸玲瓏的建筑,名花戲樓,又名歌臺。三層牌坊式仿木結構,水磨磚砌成,上面布滿精美的立體通透雕刻,有人物、車馬、城池、山林、花卉、禽獸等圖案,其中有六曲內容完整的戲文,另有70余種故事、圖案、花紋,玲瓏剔透,琳瑯滿目。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章華臺、薛閣塔、城父故城遺址、咸平寺、柳湖書院等古跡名勝。
亳州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出無數(shù)燦若星辰的風流人物、英雄豪杰、文人墨客。載入中國《歷史名人大辭典》的就有近百人,其中有一代圣君商湯;有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于一身的一代梟雄曹操;有中醫(yī)外科鼻祖華佗;有“天資文藻,博聞強識”的魏文帝曹丕;有出口成章、七步成詩的曹植;有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有在軍事上震古爍今的張良、曹仁、曹洪、夏侯淵、許褚等;還有代父從軍的孝烈將軍花木蘭;有中國道教上聲譽極高,被宋太祖譽為“希夷先生”的陳摶,此外唐代著名憫農(nóng)詩人李紳、大畫家曹霸、《牡丹史》的作者薛鳳翔、清代大書法家梁(山獻)也都生于亳州。
毫州花轎、毫州剪紙和郭家紗燈等傳統(tǒng)工藝均極富濃厚的地方特色。
友情鏈接:
毫州市政府官網(wǎng) http://www.bozhou.gov.cn/
毫州市文化旅游局官網(wǎng) http://www.bzwhly.gov.cn/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