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國家博物館效果圖 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供圖
7月11日,來自鄭州發(fā)展和改革及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部門的消息顯示,備受關注的黃河國家博物館項目初步設計已經批復,該項目位于鄭州市惠濟區(qū)文化路與黃河大堤交會處東南角,總建筑面積10205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7205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主要建設陳列展覽區(qū)、教育與服務區(qū)、藏品庫區(qū)、藏品技術區(qū)、業(yè)務與研究用房等,概算總投資177323萬元。
黃河國家博物館按照建筑功能劃分,北側為主展陳區(qū),南側為服務教育區(qū)及檔案室、圖書館等配套設施。此外,展館還配備了完善的公眾配套服務設施,將通過現(xiàn)代化的、沉浸式的展陳方式,呈現(xiàn)給觀眾多維度的文化體驗,更將成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場所。
據(jù)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20年,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和德國GMP公司聯(lián)合設計的方案通過設計招標,被選定為中標方案。該建設方案與黃河文化公園的整體環(huán)境融合,建筑造型也呼應了黃河“大曲大折,不屈不撓”的精神象征。
建筑由地表逐漸升起,觀眾可以順延而上,在游覽屋面室外展場的同時遠眺黃河和文化公園。室內有近4000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打造出充滿體驗感的展陳環(huán)境,并配置完備的觀眾服務設施,以高標準建造,成為滿足觀眾精神文化需求的現(xiàn)代化場所。
從設計方案看,其建筑內部延續(xù)外部設計和用材理念,建筑主體的外挑結構橫跨景觀水岸,訪客主入口設在其下方。曲折的外墻做出流水沖刷的觀感,黃銅金屬吊頂貫穿主要參觀路線,在視覺上引導訪客前行。
綠化屋面設計將國家公園的自然風光延伸至屋頂平臺,訪客在此享有非凡的觀景視野,向北一覽雄渾壯美的滔滔黃河,向南遠眺優(yōu)美的鄭州城市天際線。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沉穩(wěn)堅實的外立面設計,宛如一面可抵擋洶涌激流侵襲的護墻。
目前,項目已經獲得了鄭州市發(fā)展和改革委的初步設計批復,進入實施階段,由鄭發(fā)集團承建。
黃河國家博物館建成后,將成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基地和服務于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展示平臺,有助于進一步保護黃河文化遺產,挖掘黃河文化內涵,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精神,突出鄭州“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地位。
- 繼“國字號”研習基地落戶后,這家博物館再添“方志文化教育基地 2021/7/5 17:07:22
- 再現(xiàn)歷史!鄭州二七紀念堂《千秋二七》現(xiàn)已開放參觀 2021/7/2 15:07:17
- 欒川博物館開館啟用 2021/7/2 15:01:37
- 首期600萬元!鄭州文旅消費券即將開始發(fā)放 2021/6/30 13:33:30
- 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園 2021/6/28 9: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