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下午,來自中國民協(xié)的5位專家齊聚花鄉(xiāng)鄢陵,共話鄢陵蠟梅文化。9月4日至7日,專家考察組對許昌市同時申報的“中國三國文化之鄉(xiāng)”、“中國蠟梅文化之鄉(xiāng)”和“中國陶瓷文化之鄉(xiāng)”進行實地考察和評審,“三鄉(xiāng)聯(lián)報”能否成功,將不日揭曉。
今年6月份,許昌市正式啟動了“中國三國文化之鄉(xiāng)”、“中國蠟梅文化之鄉(xiāng)”和“中國陶瓷文化之鄉(xiāng)”的申報工作。許昌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組織精干人員對全市現(xiàn)存的三國遺址、遺跡、遺狀進行登記,并深入民間對三國故事、民俗進行搜集整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鄢陵縣委、縣政府和禹州市委、市政府也分別對蠟梅文化、陶瓷文化進行了收集整理和申報工作。中國民協(xié)副主席夏挽群說,目前,全國已經(jīng)命名了33個“中國民間文化之鄉(xiāng)”,而到許昌一次考察3個“中國民間文化之鄉(xiāng)”,這在全國是非常少見的。
在9月4日召開的申報“中國三國文化之鄉(xiāng)”匯報會、9月5日召開的申報“中國蠟梅文化之鄉(xiāng)”匯報會上,來自中國民協(xié)的專家們認為,許昌有著豐厚的三國歷史文化底蘊,現(xiàn)存的三國文化遺跡、遺址有80多處,這在全國是少見的。他們認為,許昌申報“中國三國文化之鄉(xiāng)”的條件是成熟的。他們希望許昌以申報“三鄉(xiāng)”為契機,遵從“保護、傳承、弘揚”理念,做大做強許昌的文化產(chǎn)業(yè)。
在考察期間,考察組還要對春秋樓、灞陵橋、鄢陵縣的中原花木博覽園、禹州市的鈞瓷研究所等進行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