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世昌(1849-1894),近代著名海軍將領(lǐng),祖籍廣東番禺,中日甲午戰(zhàn)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在1894年9月17日海戰(zhàn)中捐軀報國。
鄧世昌及其將士壯烈殉國后,舉國上下一片悲憤,威海百姓自發(fā)出海打撈英雄們的尸體,當(dāng)?shù)亓鱾髦?ldquo;通商賣國李鴻章,戰(zhàn)死沙場鄧世昌”的歌謠。
海戰(zhàn)失利,朝廷震動。光緒皇帝垂淚撰聯(lián):“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并賜予鄧世昌“壯節(jié)公”謚號,追封“太子少保”,御筆親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鴻章也在《奏請優(yōu)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中為其表功,說:“……而鄧世昌、劉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沒者也”。清廷還賜給鄧母一塊用1.5公斤黃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撥給鄧家白銀10萬兩以示撫恤。鄧家用此款在原籍廣東番禺為鄧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鄧氏宗祠。
鄧世昌有三兒兩女,長子鄧浩鴻,1947年去世;次子鄧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鄧浩乾是遺腹子,曾在民國海軍部供過職,1969年逝于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