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繩能提起豆腐
http://www.zfkbjt.com 添加時間:2014/11/27 8:41:43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麻繩提豆腐——提不起來,這是千百年的老話。然而,開封尉氏有個叫關力的做的豆腐,麻繩真的能提起來。
相傳,尉氏縣洧川鎮(zhèn)小魯村有位姓關的老漢,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關福,好吃懶做、尖酸刁滑。二兒子叫關力,忠厚老實、勤勞能干。不日,關老漢和老伴兒相繼離世,關家日子難以維持。無奈,關力只得向親戚朋友借錢開了個豆腐房。關力心靈手巧,做的豆腐十分可口,生意越來越興隆。關福游手好閑,卻要掌管財物,關力老實,只好應允。關力起早貪黑,將掙的錢全部交給哥哥掌管。關家蓋了樓房置了良田,關福也娶上了媳婦。誰料這個女人也心術不正,百般虐待關力,關力缺衣少食,含淚度日。這年冬天,關力起早外出賣豆腐,不小心掉進冰窟窿摔折了腿,只好在家養(yǎng)傷。關福兩口見弟弟這棵搖錢樹難再掙錢,便要獨霸家產。關力不允,關福便提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要關力制出能用麻繩提起來的豆腐,如做不出就要把他掃地出門,家產歸關福獨有。關力被逼無奈,費盡心機也沒能做出麻繩能提起的豆腐,關力的淚水簌簌而流,他疲憊不堪,倚著豆腐缸睡著了。這時,一位白發(fā)老人手持拂塵飄然而至。他對關力說道:“鹽熬鹵水點豆腐,加上石膏兌點醋。”關力醒來,趕忙按照老人的指點如法炮制,果真做出的豆腐又白又硬,用麻繩一提,像提塊磚頭一樣提了起來。麻繩提不起豆腐的老話,被洧川豆腐作了相反的詮釋。
據(jù)《尉氏縣志》記載,洧川豆腐享譽清朝,那時的豆腐作坊有百余家,遍及30多個村莊?箲(zhàn)時期,豆腐作坊日趨減少。新中國成立后,洧川鎮(zhèn)常灣村又有多家豆腐作坊。20世紀80年代后,周邊村莊又拾起制作豆腐的技藝,洧川豆腐的作坊有四五十家之多。
洧川豆腐由手工制作、規(guī)程嚴格、工藝獨特。制作技藝有選料、浸泡、磨漿、淬取、煮漿、點漿和壓制7個步驟。用水是涼滑純凈的地下水,原料是尉氏“尉青豆”。“尉青豆”含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含量高達43%。
(作者: 責任編輯:高曉婷)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