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詩詞里,“可憐”一詞常常出現(xiàn),有的當可愛講,如“淺束深妝最可憐,明眸玉立更娟娟”;有的當可惜講,如“可憐芳歲青山里,惟有松枝好寄君”;有的當值得憐憫講,如“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有人說,愛的最高境界是心疼,由心疼而生憐惜,這有點兒像古語中單用的一個“憐”字,如“我見猶憐”“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這里的“憐”多半可以解釋成愛、心疼。
把“可憐”一詞用得最為動情的是洛陽人。洛陽話里的“可憐”除了憐憫,還有另一種含義——每每看到別人遇到困難處境凄慘時,善良的洛陽人往往會忍不住陪著落淚,他們不說真可憐,而說“可憐人”。從“可憐”到“可憐人”,不只是一字之差,也不只是值得憐憫之意,而是看到了那個人的苦難,感受到了他的不幸。
揚雄在《方言》中說:“憐,哀也。”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憐,愛也。”哀與愛讀音相近,意思也有相通的地方,都是一種內(nèi)在的情感。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解釋:“憐”,由憐惜生出悲憫,這是一種無私的大愛。
在所有情感中,愛情最動人也最自私,它只在兩人之間產(chǎn)生,具有極強的排他性,悲憫卻不然,它高于眾生,又返照于眾生,是洞悉之后產(chǎn)生的同情和包容。悲,是因為苦著你的苦;憫,是因為有一顆普度眾生的佛心。因此,洛陽人在面對別人的凄慘境況時說“可憐人”,其實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悲憫。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