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正字圣功,北宋洛陽人,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狀元。太宗至道初年(公元995年),升為右仆射出任河南府通判兼西京留守。那年河南部分縣遭受旱災,地方官沒有呈報災情,還在粉飾太平,百姓叫苦連天。
這天,他來到新安縣,看到老百姓把樹皮都吃光了,心情很沉重。他隱瞞身份,問一位老者:“老人家,今年年景這么壞,差糧怎么繳?”老者說:“年景歸年景,差糧歸差糧,誰敢少繳?官家沒減差糧,還增加了農(nóng)器稅……”呂蒙正吃了一驚:“什么是農(nóng)器稅?”老者憤憤地回答:“就是使用的犁耙、鋤、锨也要納稅。官家說,天旱,旱不住農(nóng)器家伙……”呂蒙正接連視察孟津、偃師、嵩縣,每到一處都把老百姓吃的樹皮、干菜、草根、糠麩要上一些打成包,寫上姓名帶回去。
他來到受災最重的嵩縣縣城,命隨從進了知縣私邸,聲稱呂仆射路過此地,有急事,想盡快吃點現(xiàn)成的飯就走。知縣拿出自己做好待用的飯菜,呂蒙正一看,有肉有酒。臨走,他向知縣要了一點食品打包,寫上“嵩縣李少甫所獻”的字樣。他又察看了幾個縣,有的知縣正在賑災,但多數(shù)縣都在粉飾太平,有的還增加了百姓的負擔。
為了教訓這些貪官,他通知各縣知縣到河南府赴宴。宴會設在公堂上,呂蒙正發(fā)言了:“今天請諸公光臨,兩餐連開,第一餐我們嘗嘗老百姓吃的飯菜。”仆人端上兩盤食物,一盤是榆樹皮做的窩窩頭,一盤是菜團子。知縣們養(yǎng)尊處優(yōu),哪里吃過這等食物,只噎得干伸脖子。
第二餐開始,山珍海味擺滿了桌面,每上一道菜,呂蒙正就介紹:“這是嵩縣李少甫大人所獻。”眾地方官很是慚愧,雖有佳肴,但難以下咽。
這時,呂蒙正緩緩地說:“在場諸公都是朝廷命官,一方官長,萬民父母,第一餐是大旱之年老百姓的請命書,第二餐是官員生活用餐,用‘天淵之別’來形容不過分吧?有的官員賑濟災民,我替全境百姓謝謝你們;而有些父母官有災不報,災荒年還給百姓增加農(nóng)器稅,縱然朝廷不治你們的罪,難道你們就沒有一點良知嗎?”
呂蒙正在任期間,為宋朝除掉貪官污吏無數(shù),是出了名的大清官。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