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的開封 一座古城的光榮與夢想
http://www.zfkbjt.com 添加時間:2014/10/15 9:39:29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2010年4月30日的中國,舉世矚目。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式隆重舉行。上海世博會的最大亮點無疑是中國館。而中國館展廳的亮點,人們一致認為是《清明上河圖》,除張擇端真跡之外,長達126米、高6.5米的多媒體巨型畫卷也令人震撼,畫卷細致地描繪了北宋宣和年間世界上最大城市東京的繁榮景象,街道、市井、人物、牲畜等栩栩如生、鮮活傳神,觀者無不嘆為觀止。在長達184天的上海世博會期間,中國館人如潮涌,從世界各地趕來的7000余萬觀眾,看百米畫卷,追溯一部流逝的繁華歷史,閱千年東京,尋找一段遠去的盛景記憶。他們關(guān)注、艷羨的目光,穿越歷史的煙塵,聚焦在黃河岸邊的開封,靜賞一座古城的光榮與夢想。
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
金秋十月,開封滿城菊香。
加拿大漢學家樸安臣到開封訪古時,正是古城最美麗的時節(jié)。
今年10月11日,樸安臣與友人在開封踏著衰草披離的小徑,在大相國寺霜鐘蒼涼的余韻中登龍亭、攀鐵塔、觀古吹臺,探幽訪勝。樸安臣對記者說:“我想把開封的每一處古跡走遍。開封在我們心里的分量很重很重。”
是的,樸安臣沒有說錯。在中國歷史的版圖上,開封是一座極為獨特的城市。她在幾千年中華文明史上,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絕無僅有。開封亦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chuàng)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著名學者余秋雨撰寫散文名作《五城記》,開篇寫的即是開封:“它背靠一條黃河,腳踏一個宋代,像一位已不顯赫的貴族,眉眼間仍然器宇非凡。”
誠如斯言,開封背靠著黃河,她與這條5000多公里長的母親河有著不解之緣。
考古發(fā)掘證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在開封就已經(jīng)有了人類活動。
夏朝(帝杼)曾在開封一帶建都232年,史稱“老丘”。商朝也曾在開封一帶建都27年,史稱“囂”。
公元前8世紀,春秋時期的鄭莊公在今開封城南朱仙鎮(zhèn)附近修筑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漢初因避漢景帝劉啟之名諱,啟封更名為“開封”。
公元前361年,戰(zhàn)國魏惠王遷都大梁(即今開封),隨后開鑿鴻溝、修長城、聯(lián)諸侯,國力日盛,稱霸于諸國,使大梁成為當時最發(fā)達的名都大邑。魏國在大梁建都,歷六世136年。在這136年里,開封城中發(fā)生了孟子游梁、竊符救趙等諸多故事,也給開封遺留下眾多的古跡與不朽的傳奇。
戰(zhàn)國時,開封盛極一時。
但這一段歷史,僅是開封歷史進行曲的序曲,北宋才是她的華彩樂章。
公元960年,后周大將、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今開封城北20公里的陳橋驛發(fā)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北宋歷經(jīng)九帝168年,是開封歷史上最為輝煌耀眼的時期,經(jīng)濟繁榮,富甲天下,人口過百萬,風景旖旎,城郭氣勢恢弘,不僅是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
不久前,網(wǎng)絡(luò)上有一個有意思的測驗:“如果我們可以回到古代生活,你選擇哪個朝代?”在測驗中,許多人選擇的不是錦繡華麗的李唐,而是風情萬種的趙宋。許多人選擇北宋,愿意生活在幾百年前的開封。一位網(wǎng)友動情地寫道:“要是讓我選擇一個朝代去穿越,我會毫不猶豫地選北宋。孟元老筆下的東京繁花似錦,張擇端筆下則生機盎然……東京是宋徽宗的花鳥山水,是柳永的煙花巷陌,是李師師的柔情蜜意,是蔡京的龍飛鳳舞。”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代詩人林升在《題臨安邸》中,寫下了身在“人間天堂”中蘇杭人的痛切感受。蘇杭雖好,可他們念茲在茲的,還是汴州。
畢竟,汴州當時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2005年5月22日,《紐約時報》評論版首次以中文標題《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煙云》發(fā)表著名專欄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評論文章,介紹開封的歷史,對比開封今昔,再次將千年文明輪回的開封推向世界。文章稱,在2000年,美國已經(jīng)是世界唯一超級強國,紐約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城市,堪稱整個世界的“首都”,美國人可能認為其占據(jù)世界主導(dǎo)地位是理所當然,但在紐約人變得過于盲目自大時,應(yīng)該好好借鑒一下中國的歷史,回顧千年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黃河邊上的開封。“公元11世紀,開封是中國北宋的都城,那時其人口已超過了100萬,可謂盛世盛都,相比之下,那時倫敦只有15000人。在古代的開封,大街上的行人川流不息,摩肩接踵,駱駝隊從絲綢之路帶來各種貨物,茶館和餐館生意興隆。開封那時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包括數(shù)百名猶太人”。
北宋時的開封,是世界的中心!稏|京夢華錄》中記載,外城“方圓四十里”,內(nèi)城“方圓二十里”,4條河流穿城而過。有人曾經(jīng)寫道:“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封建王朝,沒有之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夢幻的時代。夢里的汴梁大街,花香載道,笙管齊天。在這里停留的人,臉上總洋溢著笑容。在這里駐足的人,看到這夢一般的繁華,都用一句話來概括——‘夢游華胥之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追述了開封當年的繁盛:“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qū)之異味,悉在庖廚;ü鉂M路,何限春游,簫鼓喧空,幾家夜宴?”
尤其讓后人心馳神往的是,宋時文化登峰造極,雄視千古。華夏文明是最久遠的原生文明之一,宋朝時達到古代華夏文明的頂點。兩宋300余年,一直重文抑武,在軍事上屢受外敵之辱,常被稱為“弱宋”。但宋朝在經(jīng)濟、文化、科技、農(nóng)業(yè)、工商業(yè)、手工業(yè)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巔峰,其成就超過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著名歷史學家、古典文學家陳寅恪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而造極于趙宋之世,后漸衰微,終必復(fù)振”。
開封城市文明的發(fā)展,亦如陳寅恪所言,“造極于趙宋之世,后漸衰微,終必復(fù)振”。公元1155年,汴京宋故宮發(fā)生大火,建筑幾乎毀盡,蓋世繁華,終成一夢。
靖康之變,開封亦由盛而衰。但有趣的是,“夷門自古帝王都”,開封城王氣未盡,200年后,差一點又成為大明帝國的國都。史料記載,明朝初年,朱元璋為定都何地猶豫不決。公元1368年,徐達帶領(lǐng)北伐軍攻取山東和河南,許多人向朱元璋建議定都汴梁。朱元璋到汴梁考察,決定定都于此。但在8月初形勢有變,在權(quán)衡利弊后,朱元璋最終決定定都南京。開封與大明國都擦肩而過。
時光滔滔如水,轉(zhuǎn)瞬即是千年。
北宋建都開封千年之后,八朝古都開封在回望歷史之時,將繁盛之北宋作為自己的符號,打造“外在古典、內(nèi)在時尚”的國際化旅游文化城市。
“外在古典、內(nèi)在時尚”,其實就是彰顯“新宋風”,弘揚宋文化,把宋文化做足。比如在建筑上,開封借鑒宋代建筑內(nèi)涵以及一些傳統(tǒng)建筑符號,用現(xiàn)代建筑理念展示老城的文化特征和個性。
在縱向的歷史時空中,在橫向的經(jīng)濟地理版圖中,開封均把千年前的宋城作為她復(fù)興的坐標。開封計劃到2020年建設(shè)成為“全城一景”“外在古典、內(nèi)在時尚”、具有宋文化特色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努力實現(xiàn)這座千年古都的偉大復(fù)興。2020年,作為世界知名國際旅游目的地的開封,將形成開封大宋文化與北京明清文化、西安漢唐文化三足鼎立的歷史大文化格局。
今年10月12日,來自西安的教師王凌風看到,開封大梁門內(nèi),一脈清流南北蜿蜒1300多米,宛若一條玉帶,串起了龍亭湖、清明上河園、包公湖“三塊碧玉”。“一城宋韻半城水”的景致,讓游人贊不絕口。
其實,不僅是那一脈清流,開封城下,沉淀著一個鏤金錯彩的北宋王朝。開封城的名字,是和《東京夢華錄》《清明上河圖》聯(lián)系在一起的。從雖飽經(jīng)滄桑至今仍巍然屹立的鐵塔、繁塔,到鑲嵌城中、潤澤百姓的潘楊二湖,再到大相國寺、天波楊府,這些耳熟能詳、聲名顯赫的歷史地名,無一不顯示著開封作為北宋都城以及當時世界第一城的繁華與榮耀。
不僅是“新宋風”,城市格局的營造也彰顯著開封這座城市已經(jīng)從故步自封走向了開放包容,文化開封在“開封”中大步前行。“一河兩街三秀”向海內(nèi)外游客展現(xiàn)了開封最美麗的芳容:連接龍亭湖、包公湖的御河已經(jīng)開通,宋詞樂舞、槳聲燈影;我國最早的鼓樓復(fù)建成功,無遠弗屆、聲震天中;大型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大型室外水上演藝秀《銀基O秀》、大型多媒體歌舞秀《千回大宋》,美不勝收、萬種風情……從“封”到“開”,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卓越走向從容,古城開封必將在新的千年實現(xiàn)她最偉大的復(fù)興!
(作者:盧浩然 責任編輯:高曉婷)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