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記載的開封南遷羅氏
http://www.zfkbjt.com 添加時間:2014/9/19 15:27:29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在古代,開封數(shù)度為都,多次成為全國政治經(jīng)濟中心,開封因此成為精英人才的會聚地。許多姓氏雖不是起源于開封,但與開封淵源頗深。在南遷的中原漢人中,開封羅姓就有幾支,這在他們的族譜中有記載。”9月17日,開封市博物館館長、文史專家曾廣慶說。
據(jù)廣東大埔湖寮羅氏族譜編修委員會《大埔湖寮羅氏淵源考》記載,羅珠生于湖南瀏陽,后遷到豫章(今江西南昌),是豫章羅氏始祖。大埔羅氏屬于豫章羅氏分支,有兩大派系,分別是羅珠傳17世企生、遵生的后裔。
據(jù)《廣東大埔羅氏族譜》載,羅遵生第21世羅景顯,在南北朝至唐末時期,曾定居汴州(今河南開封)尚德里。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黃巢在山東菏澤市西南發(fā)動反唐起義,開封陷于戰(zhàn)亂之中。羅氏為避戰(zhàn)亂,遷往江西吉安,后來又轉(zhuǎn)徙寧化石壁。數(shù)代后,北宋時期羅氏又回遷河南。兩宋之交,戰(zhàn)亂不止,羅氏子孫又一次南遷,經(jīng)過江西撫州,又來到福建寧化(純客家縣)石壁(客家祖地)。大埔羅氏的來源是,羅珠第46世羅洪德,原籍汀州寧化,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進士,他育有18個兒子,幾個兒子因避亂于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遷居大埔(人口99.99%是客家人)。這支南遷開封羅氏后裔成了客家人。
還有一支出自開封尚德里的羅氏頗為著名。據(jù)廣東《羅氏族譜》記載,豫章羅氏后裔羅彥瑰,曾參加陳橋兵變,輔佐宋太祖開國。后于開寶二年(969年)被解除兵權(quán),居都城開封尚德里,后徙居廣東南雄府珠璣巷,是為羅氏入粵之始祖。南宋初,羅彥瑰的七世孫羅貴率領(lǐng)各姓珠璣巷人南遷珠江三角洲,這支羅氏融入廣府民系。
從開封遷出的還有另外一支羅姓。據(jù)廣東高州府石城縣(今廣東廉江安鋪鎮(zhèn)博教村)《羅氏世系》記載,博教羅氏始祖廷玉公,號璞山,其先祖居今河南開封,后遷福建莆田縣珠美港,又稱亞美港。廷玉公在南宋時,曾被授予“武翼郎”,任石城(今廣東廉江)主簿。其后裔子孫在閩、粵、贛、臺、瓊等地均有分布。
羅氏是中華大姓之一,人口約1338萬,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1%左右。鴉片戰(zhàn)爭后,羅氏后裔走出國門,在東南亞、歐美各國開創(chuàng)事業(yè),足跡遍布世界各地。
(作者:呂樹建 責(zé)任編輯:高曉婷)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