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濱河路西段路北緊挨城墻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叫玉津園。這一古典式園林,臨街建有3間卷棚式灰瓦穿心殿,其左右兩邊各建8間長廊,廊東端為黃色琉璃瓦大方亭,西端為黃色琉璃瓦重檐亭,大門采用的是藍色琉璃瓦歇山式建筑,色彩各異,錯落有致。園內(nèi)建有子母亭、花架、小橋、露臺、花池、廣場,還有石雕子母象,曲徑通幽,整個園子小巧玲瓏,布局合理,建筑風格各異。這里不是北宋玉津園的舊址,是1995年,為了弘揚宋代文化,在西南城坡外開辟的小游園,借用了玉津園這個名字。此處原為亂墳崗,面積不足8畝,這個園子僅是為了擴大園林綠地,給市民開辟的休息游樂場所。玉津園為北宋時期東京四大名園之一。那么,歷史上的玉津園是什么模樣?位置在哪里呢?
玉津園,又名南御苑,周世宗時建。北宋取代后周之后,將其納為北宋行宮御苑。玉津園在南薰門外,規(guī)模宏大,皇家宴射、觀刈麥所在也。是皇帝南郊大祀的場所,一般不向老百姓開放。它由三班及內(nèi)侍監(jiān)領,管理及護衛(wèi)人員266人,京城南邊的官管園苑隸屬于此。
玉津園到底有多繁華,現(xiàn)場我們已經(jīng)看不到了,好在還有文獻記載。楊侃《皇畿賦》就描述了玉津園的高端大氣:“別有景象仙島,園名玉津。珍果獻夏,奇花進春,百亭千榭,林間水濱。珍禽貢兮何方?怪獸來兮何鄉(xiāng)……沙禽萬類,盡游泳而往來,或浮沉而出處。柳籠陰于四岸,蓮飄香于十里。”楊侃是錢塘人,官至集賢院學士,他的記錄應可信。他生活在宋太宗、真宗、仁宗年間,作為宋朝高官,這些事情都是親身經(jīng)歷過的。宋朝宴飲頻繁,每逢節(jié)慶或國家喜事,都在皇宮或一些皇家園林舉行宴飲活動。
玉津園引惠民河水入園內(nèi),再放水入惠民河下流,內(nèi)有方池、圓池,池中有小島,池邊盡植柳樹,池中種蓮,景色優(yōu)美。在林間水濱有很多亭榭掩映其間。在花木池塘之外,大片的稻田高低起伏。這里除了“百亭千榭“之外,有一個著名的養(yǎng)象所,最多時養(yǎng)大象46頭。每年4月,把象送到應天府寧陵縣西汴河北坡放牧,9月再把大象牽回園中。為了養(yǎng)大象,這里種植茭草15頃,供大象食用。除了大象之外,還有其他珍禽奇獸。
1984年,開封博物館在第16中學院內(nèi)鉆探,發(fā)現(xiàn)宋代南熏門,玉津園就在南熏門外,南柴屯東頭有一口古井,相傳為五代時期柴榮花園澆水的井。東柳林、西柳林傳說為當時玉津園內(nèi)池塘邊,以前叫柳林池,簡稱柳林。玉津園遺址的位置在開封市南郊飛機場及其附近村莊范圍!端问贰酚涊d:“(玉津園)為車駕臨幸游賞之所。”宋初,玉津園是一個多功能的苑囿,趙匡胤經(jīng)常駕幸此園。自960年4月第一次駕幸玉津園,以后一共來過13次,有時是與群臣宴樂。有一次在玉津園大宴群臣,趙匡胤喝醉了。他第二天很后悔,在群臣面前自責,引以為訓!端问贰分羞有趙匡胤多次 “觀稼”、“觀種稻”的記載。
玉津園面積寬闊而土地平整,是皇家檢閱諸軍騎射的“校場”,也是經(jīng)常安排招待契丹使者宴射活動的會所。
開封有個射箭高手叫何灌,字仲源。何灌因為武選登第,擔任河東從事的官職。河東經(jīng)略使韓縝對他說:“您是位奇士,將來總有一天會坐上我的位子。”后來,何灌擔任府州、火山軍巡檢的官職。遼國人經(jīng)常越過邊境來取水,何灌親自發(fā)告示劃定邊界,禁止遼國人前來。遼國人憤怒,興兵進犯。何灌迎著敵軍高高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時故意射中山崖,箭頭都能沒入巖石之中。敵軍大驚,把他當作神人,遲疑徘徊了好久,終于退縮離去。30年后,契丹的蕭太師與何灌相會,歷數(shù)何灌巡檢的神妙箭法。何灌曾陪同遼國使者在玉津園射箭,一箭就射中靶心,第二次射箭卻沒有射中。遼國使者說:“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是出于禮節(jié)讓客人。”他整理弓箭再射,中靶心,觀看的人贊嘆不已,皇帝親自賜酒慰勞他。
宋真宗在“澶淵之盟”后,熱衷于宗教事務,大搞“封禪”和“天書”等活動,玉津園便成為其“封禪”的活動場所之一宋真宗曾加封五岳帝號,封南岳為“司天昭圣帝”,東岳、北岳冊次于瑞圣園,西岳、中岳冊次于瓊林苑及廟內(nèi)外。一說,把冊封南岳帝號的場所選在玉津園,除其地理位置在皇城南面,與南岳正對稱外,還與宋真宗對玉津園的喜愛不無關系。宋徽宗對道教非常癡迷,曾和蔡攸在玉津園有過精彩演出。政和三年冬十一月癸未,宋徽宗出南薰門至玉津園;实弁蝗徽f,玉津園東若隱若現(xiàn)好像有瓊樓玉宇,是哪個地方啊?蔡絳是蔡京后人,秉承父輩官場為人處事之道,說也看見云間樓殿臺閣,隱隱數(shù)重,既而重新審視,都是拔地數(shù)十丈的高樓;实蹎査匆娚厦娴娜宋锪藛,蔡絳即奏:“若有道流童子持幡節(jié),蓋相繼而出云間,衣服眉目歷歷可識。” 蔡絳請史官記下這一偉大時刻。宰相蔡京率百官稱賀;实酆统甲右怀缓偷挠窠驁@遇仙鬧劇以及其嚴肅的方式被記入史冊,足見宋徽宗迷信之深、治國之無道。
雖然有專門官員和管理人員負責,但玉津園的管理還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紕漏。宋仁宗天圣三年三月,臣僚有這樣的議論:宜春、瓊林苑、玉津、瑞圣園,有殿宇、池亭、田土及管下小園池至多,近年多是皇親或“官二代”把持,不但不能修葺園林而且導致園苑荒廢。 可見,雖然管理人員眾多,但玉津園的管理并不盡如人意。不難想象,管理玉津園應是一個肥差,才惹得皇親與“官二代”爭相介入。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