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執(zhí)政時,有一個人物因是她的男寵而炙手可熱,權(quán)傾一時,這個人叫薛懷義。薛懷義本名小寶,原是洛陽街頭的一個市井無賴,但其生得英俊挺拔,相貌堂堂,頗有膂(lǚ)力(腰力)。他先與千金公主姘識,后公主把他獻給武則天。武則天對他十分寵愛,兩情相悅,恩遇日深。為掩人耳目,便于出入宮中,武則天要他出家為僧,取法名懷義;又嫌他出身低賤,叫他改姓為薛,設(shè)為自己愛女太平公主駙馬薛紹的本家,且為駙馬的叔父。這樣,薛懷義既為僧人,又為名門,出入宮中,暢通無阻。
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武則天命薛懷義重修白馬寺。薛懷義得命,“自為寺主”,“多居白馬寺,刺血畫大像,選有膂力白丁度為僧,數(shù)滿千人”。在薛懷義主持下,征調(diào)民夫匠師,大興土木,白馬寺成為空前豪華壯觀的大寺院。據(jù)說,當時白馬寺山門距洛河不遠,因僧舍距山門遙遠,竟有“跑馬關(guān)山門”一說。當時,寺內(nèi)大殿堂數(shù)十座,僧舍千間,僧人多達3000余,寺門前有高大石牌坊,寺周圍有河水環(huán)繞,滿寺遍植梅、蘭、竹、菊,花木成林。
白馬寺重修后,武則天親自加封薛懷義為白馬寺寺主。自此,薛懷義出入乘御馬,10余名宦官緊隨左右,氣焰漸長。當然,他也裝模作樣在洛陽與其他一些和尚大德為武則天設(shè)道場誦經(jīng),同時,為武則天當女皇搖旗吶喊。武則天利用佛教來滿足自己的權(quán)欲、淫欲,這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后。
明堂是歷代皇帝祭祀天帝的建筑物,稱“明政教之堂”“天子太廟”。唐初,唐太宗打算在長安興建,但因故擱置。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武則天命在洛陽建明堂,由薛懷義監(jiān)造、數(shù)萬工匠勞作。當年年底,明堂竣工,它高達294尺,折合今天的80米,周長300尺,上圓下方,共分3層。底層為四方形,象征一年四季;中層開12個窗戶,表示一年的12個月;上層有一個被9條龍簇擁著的大圓盤,象征九州。圓盤上設(shè)置一只昂首欲啼的鐵鳳,象征天帝。
明堂氣勢雄偉,富麗堂皇,武則天命之為“萬象神宮”,大擺宴席慶賀,甚至破天荒允許民眾進入?yún)⒂^。薛懷義因建明堂有功,被封為梁國公、左武衛(wèi)大將軍。唐東都明堂的奢華超過了歷朝歷代,但武則天猶嫌不足,又命薛懷義造大像,以充明堂。薛懷義造的大像格外龐大,一個指頭可容納10余人,明堂盛不下這座大像,只得再造一座5級天堂,專門貯像。天堂比明堂更為高大,建到第3級,便可“俯視明堂”。
證圣元年(公元695年)正月,武則天于明堂召集無遮會,將事先放入明堂地下坑內(nèi)的佛尊一一拉出,以取佛尊自地下涌出之意。同時釘牛取血為染料畫大像,該像僅頭部就有200尺長,可謂中國繪畫史上的奇觀。然后,將這張大畫懸掛于天津橋頭,供路人頂禮膜拜。薛懷義被加封梁國公后,橫行霸道,肆無忌憚。他出入宮廷要鳴鑼開道,擺足威風(fēng);在大街上穿行,老百姓避之不及,往往被隨從鐵爪撾首,流血倒地;遇到道士,立即把道士頭發(fā)剃掉;遇到朝中顯貴,也讓他們跪地恭拜,就連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武三思也對其以僮仆禮恭迎。
朝中大臣右臺御史馮思勖(xù)看不慣薛懷義的霸道行徑,欲以國法約束,不料,被薛懷義手下毆打幾乎致死。溫國公、左丞相蘇良嗣卻不吃薛懷義這套。一天,他入朝時遇薛懷義,勉強施禮,薛懷義卻作旁若無人之態(tài)。蘇良嗣大怒,罵道:“你這禿奴,竟敢這般傲慢!”命人將薛懷義扯下馬,抽了10多個嘴巴。薛懷義不敢還手,氣急敗壞地跑到武則天處告狀。武則天聽后笑著對他說:“阿師只宜出北門,而南街是宰相們往來之處。”
武則天對薛懷義的種種劣跡也心存不滿,她開始寵幸御醫(yī)沈南璆(qiú),冷落薛懷義。薛懷義惱羞成怒,一把火燒了天堂、明堂。武則天不想擴大事態(tài),命薛懷義重建明堂。新明堂下置九州鼎,北修功德堂,“其中大像高九百尺,鼻如千斛船,小指中容數(shù)十人開坐,夾纻以漆之”。新明堂竣工時,武則天授意太平公主處置薛懷義。太平公主密選宮人有力者百余人埋伏于瑤光殿前,詔薛入宮進殿。薛懷義以為又得恩寵,揚揚自得,不承想未入殿門,便被宮人一擁而上,“執(zhí)之于瑤光殿樹下”,建昌王武攸寧率壯士將其活活打死,送到白馬寺焚尸造塔。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