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奇之都”之中國車輿文化之鄉(xiāng)
http://www.zfkbjt.com 添加時間:2014/5/16 10:34:38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2008年初,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正式命名平輿縣為“中國車輿文化之鄉(xiāng)”。同年,該縣成立“中國車輿文化研究中心”。
平輿縣車輿文化歷史悠久,相傳車的發(fā)明者是夏禹時期一名叫奚仲的人。他利用平輿盛產(chǎn)優(yōu)質木材的優(yōu)勢,研制出了一種有頂蓋,供貴族乘坐的車輛——“輿”。因奚仲的家鄉(xiāng)地勢平坦,又有人發(fā)明了“輿”,故有“平輿”之稱。奚仲造車是中華文明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據(jù)史料記載,奚仲造車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平輿是車輛的發(fā)明地,“奚仲造車”成為中華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標志之一。
奚仲,造車鼻祖,是奚姓、任姓、薛姓的祖先。奚仲因造車有功,被夏王禹封為“車服大夫”(亦稱車正)。奚仲是古薛國最早的,也是最大的發(fā)明家、政治家。他過世后被人奉為車神,后人修建了奚公祠常年祭拜,以求出行平安。“祭拜奚仲,平安出行”的民諺流傳至今。
奚仲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輛用馬牽引的木制車。夏禹時期,奚仲曾輔佐大禹治水,因造車有功,被封為夏朝車正,并封地于薛(今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為薛國始祖。
奚仲是中國古代偉大的發(fā)明家,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輛馬車,因而被世人稱為車祖、車圣、車神。
關于奚仲造車的事跡,史書記載較多,《左傳》、《荀子》、《說文解字》、《通志•氏族》及《綱鑒易知錄》等均有記載。據(jù)《滕縣志》記載:“當夏禹之時封為薛,為禹掌車服大夫。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以木為車蓋仍纘車正舊職,故后人亦稱奚仲造車。”我國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說,根據(jù)記載,奚仲所造的“車”具有一定技術標準。經(jīng)考證,中國先秦史學會、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促進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一致認定:4000多年前的夏車正奚仲發(fā)明了馬車,是“造車鼻祖”。2008年4月25日,該結論在首屆中國奚仲文化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汽車文化論壇上得到認定。
雖然制造傳統(tǒng)車輛的木工和鐵匠作坊已經(jīng)消失,但還有一些高齡木工、鐵匠仍然健在,他們提供的各種車輛制作的手工技藝資料彌足珍貴,利用這些資料,可以解開中國古代車輛堅固之謎。
平輿的造車工匠傳說:奚仲傳授給后世弟子三件法寶,即“黃蠟、麻桿、硬八分”。
我們的祖先在4000多年前不僅發(fā)現(xiàn)黃蠟能夠治病,還掌握了其經(jīng)過高溫可以軟化堅硬優(yōu)質木材的技藝,將原始化學,運用于車輿制作。
近現(xiàn)代的平輿縣城一帶還保留車輿制作的作坊、鐵匠鋪百余家,從業(yè)匠人達數(shù)千人,形成了規(guī);能囕浬a(chǎn)。該縣利用車神祭典等活動,招徠四方客商,展銷各種車輛,進行規(guī);N售。
清代至民國,平輿縣城中還保存輿侯祠一組古廟宇建筑。主要殿堂有輿侯奚仲的專祠——奚仲殿(又名輿王殿、奚仲祠);第二代輿侯的專祠——吉光殿(當?shù)赜灧Q雞王殿);商代摯君——仲虺殿,以及為大任營建的專祠——圣母殿。傳說這組祠廟始建于西周,雖然多次毀于兵火,但不斷得到重修?h城西有西塔寺,是摯國夏商時的明堂祠廟墓葬遺址,當?shù)厝私修赏踮?即奚仲墓),舊時有墳、祠堂。
奚仲故后,葬于他生前造車地——薛城區(qū)奚村東奚公山上,由于他對人類對國家對社會的卓越貢獻,人們?yōu)榱思o念他,在奚仲墓東側建造了規(guī)模宏大的“車服祠”(奚公廟),過往官員至此都要下馬祭拜,當?shù)厝罕娨卜钊羯耢`,每年人們都自發(fā)定期舉行祭典。
(作者:汪軍 責任編輯:劉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