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錢氏科舉家族
http://www.zfkbjt.com 添加時間:2018/1/8 9:04:29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第四代,錢錫晉的祖父錢侍宸一代。錢侍宸,號杏君!断榉h志》記載,錢侍宸是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舉人,任陳州府教授。這有力地說明祖籍杭州的錢氏一家在嘉慶朝已經(jīng)入了汴籍。錢錫晉的朱卷又記載,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錢侍宸監(jiān)修河南省城城堤各工,經(jīng)巡撫保奏,“奉旨賞加六品銜”;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錢侍宸勸捐有功,再次得到巡撫保奏,“奉旨賞加鹽提舉銜”。鹽提舉,官名,從五品。
錢侍宸有胞弟四人、堂兄三人。其中,一人有功名,一人有官銜。錢侍宸的胞弟錢侍袞,號柳衣,太學(xué)生;錢侍宸的堂兄錢侍廷,號慎庵;錢侍廷的兒子錢錫豫為舉人,孫子錢昌祚為進士,因而獲“敕授文林郎”。文林郎是正七品散官。在這一代,兩人有功名、一人有官職、一人有官銜。從功名、官職兩方面看,這一代都超過了上代。
第五代,錢錫晉的父親錢楙潤一代。錢楙潤,號紹彭,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優(yōu)貢、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舉人。他先后任光山縣教諭、洛陽縣教諭、國子監(jiān)典籍銜。據(jù)錢錫晉朱卷記載,錢楙潤因“辦團防事宜”有功,經(jīng)巡撫保奏,“奉旨以知縣在任候選”。另外,錢楙潤還是“敕授文林郎”和“誥贈奉直大夫”。
錢楙潤有胞弟五人、堂兄弟三人。其中,堂兄錢慶樸有官銜,胞弟錢松潤、錢渠潤,堂弟錢馥潤有功名。錢慶樸,號玉田,因其子錢錫豫為舉人、孫錢昌祚為進士,使他成為“誥封中憲大夫”。中憲大夫是正四品文官。錢松潤,號韻岑;錢渠潤,號韻笙,兩人都是邑庠生。錢馥潤,號香輪,貢生。所以,這一代不僅有舉人、貢生各一名,邑庠生兩名,在功名方面超過了上代,而且在官職方面,錢楙潤成為在任候選知縣,也超過了上代。
錢錫晉、錢昌祚叔侄赴京為官的原因
開封錢氏科舉家族的完美形成,主要在于錢錫晉、錢昌祚叔侄成為進士,并赴京做官!断榉h志》記載了第六代錢錫豫、錢錫晉及第七代錢昌祚三人的功名與官職:錢錫豫,舉人,“官臨漳縣訓(xùn)導(dǎo)”;錢錫晉,進士,“官刑部主事”;錢昌祚,進士,“官工部主事”。但是,為何錢氏叔侄都在北京當主事,該志無記載。
按照清朝的科舉制度,鄉(xiāng)試考中的舉人可于次年赴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通過會試而被錄取者,稱為“貢士”。貢士還要參加殿試。殿試后分為三甲:一甲僅三名,即俗稱的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新科進士取得出身后,由禮部以名冊送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奏請皇帝,再試于保和殿,并特派大臣閱卷,稱為朝考。之后,再按朝考成績,結(jié)合殿試與復(fù)試(指會試后的復(fù)試)名次,擇其最優(yōu)者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xué)習(xí)。清代的漢族高官很多都是翰林出身。其余的新科進士,成績中等者,用為主事、中書等職;成績?nèi)日,到各省任知縣等職。
在《光緒朝上諭檔》中可以看到皇帝在新科進士名單上所畫的圓圈。畫在名字上邊,表示應(yīng)列一等;畫在名字下邊,表示應(yīng)列二等;畫在所考名次之上,則表示應(yīng)列三等。光緒六年五月初八日,引見山西、河南、陜西、甘肅、湖北、湖南的光緒庚辰科進士。河南有18名,其中祥符籍4名。他們是:裴維侒、錢錫晉、孫之鴻、丁芳。光緒十六年五月,引見新科進士,河南有16名,其中,祥符籍3名:楊捷三、錢昌祚、范仲垚。兩次引見時,皇帝在名字上畫圈的是裴維侒、楊捷三、范仲垚,他們?nèi)顺蔀闅J點翰林;实墼诿窒庐嬋Φ氖清X錫晉、錢昌祚,因而,他們二人都當了主事;实墼谒济沃袭嬋Φ氖牵簩O之鴻、丁芳。所以,被列為三等的他倆都到地方當了知縣。另據(jù)《光緒實錄》卷一百十三記載:“戴彬元……錢錫晉……程祿,俱著分部學(xué)習(xí)。”卷二百八十五記載:“蕭大猷……錢昌祚……吳學(xué)曾,俱著分部學(xué)習(xí)。”因此,開封錢氏叔侄都在其朱卷上說自己是“欽點主事“。錢錫晉又說,他”簽分刑部”;錢昌祚說,他“簽分工部”。
總之,錢錫晉和錢昌祚都在24歲時考中二甲進士,在會試、殿試和朝考中取得了上佳成績,雙雙成為欽點主事,因而赴京為官。
[1][2]
(作者:裴元秀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