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夫(前199~前143),原武縣(今原陽縣)人,西漢丞相周勃的次子,官至丞相,襲父爵位被封為條侯,以善于用兵、治軍嚴明而聞名。
漢文帝二十二年(前158),匈奴起兵攻打漢朝邊境,為保衛(wèi)京師長安, 漢文帝派三名將軍分別帶兵駐扎在長安附近:劉禮駐扎在灞上(今西安東)、 徐厲駐扎在棘門(今咸陽西北)、周亞夫駐軍在細柳(今咸陽南)。漢文帝親自前去慰勞三支軍隊,到了濡上和棘門的軍營,漢文帝的車駕沒有任何阻攔,長驅直入,將領們都下馬迎送。到了細柳軍營,情況卻截然不同。只見士兵身披鎧甲,手執(zhí)利刃,開弓搭箭,戒備森嚴。漢文帝的先頭衛(wèi)隊到了營門,守門的衛(wèi)士不讓他們進去。在告知天子要來勞軍后,守衛(wèi)營門的都尉說:“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天子詔令。”等漢文帝到了,派使者拿符節(jié)進去通報,周亞夫才傳令打開營門迎接。守營的士兵告訴漢文帝的隨從:“將軍有令,軍營之中不許車馬急馳。”皇上的車駕只好慢慢前行。到了軍中大帳前,周亞夫手持兵器,抱拳行禮說:“臣甲胃在身,不便跪拜,請允許臣按照軍禮參見。”文帝聽了,非常感動,派人致意說: “皇帝敬勞將軍。”勞軍完畢,出了營門,文帝感慨地對群臣說: “嗟乎,此真將軍矣!”文帝死前囑咐太子劉啟(后來的漢景帝)說: “如有緊急軍情,可以讓周亞夫率軍御敵。”漢景帝即位后,任周亞夫為車騎將軍。周亞夫細柳屯兵,軍紀嚴整,后世因此常用“細柳” “細柳營”來代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漢景帝三年(前154),吳、楚等七個諸侯國起兵叛亂,史稱“七國之亂”。漢景帝任命周亞夫以中尉代行太尉之職,率大軍平叛。此時叛軍正攻打梁國。因吳楚軍隊素來剽悍勇猛,戰(zhàn)斗力很強,如果正面決戰(zhàn),難以取勝,周亞夫就采取先暫時放棄梁國,然后斷絕吳、楚軍糧道,并派兵劫去他們的糧食,高壁深壘拖垮叛軍的策略。叛軍缺乏糧食,士兵饑餓,屢次挑戰(zhàn),周亞夫堅守營壘,按兵不動,叛軍最后只得敗走,周亞夫趁機派精兵追擊,大獲全勝。周亞夫只用三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七國之亂,朝野紛紛稱贊其用兵之道。周亞夫率軍得勝歸來,被正式任命為太尉,五年之后,升任丞相。
漢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亞夫的兒子買了500件甲盾,準備在父親去世時發(fā)喪用。但甲盾是禁止個人買賣的,他被人誣告私買國家禁品,想要謀反。周亞夫因此受株連入獄,在獄中絕食五日,嘔血而死。
原陽縣原武鎮(zhèn)小村南原有周亞夫墓——“柏林冢”,俗稱“亞夫墳”,墓冢高大,翠柏成林,后被河水沖沒,現(xiàn)僅存明時殘碑一通。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