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道口廟會 :農歷正月二十七至二十九(共三天)是道口傳統(tǒng)的火神廟會,也是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同時也是華北地區(qū)正月里最后一個廟會。此時,你瀏覽道口鎮(zhèn)的古老街道和武術會館,會發(fā)現(xiàn)北方的廟會和南方的集市雖然都具有市場交易的功能,但北方的廟會文化功能更強。居住于古城區(qū)的安先生告訴筆者,道口鎮(zhèn)共有“三關六鋪”九大會社,分文會和武會兩種,每年的火神廟會期間,各個會社都要操起鑼鼓家什,拿出踩高蹺、舞獅子、跑旱船、跑竹馬、背閣、抬閣、扭秧歌、武術表演等看家本領上街“過招”,方圓上百里的百姓前來助興,道口鎮(zhèn)到處人山人海,除了外地觀眾都是演員,男女老少齊上陣,載歌載舞慶盛世,大家臉上的化妝、身上的服裝無不體現(xiàn)出濃郁的民族特色。其情其境堪稱中國特色的狂歡節(jié)。
廟會看點值得一提的是,高蹺最出名的是道口鎮(zhèn)河西街的高蹺了,光高蹺腿就有2米。然后還有一個巨大的麒麟,需要兩位力量較大,經驗豐富的人才能默契的舞動,這里有珍稀的大弦戲、大平調等地方劇種,大弦戲被列入了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jù)史料記載,大弦戲起源于唐宋時期的宮廷戲,樂器多用大銅器,鑼鼓鏗鏘,曲調高昂,頗有上古遺風。明朝時期,這里即有大弦戲班。道口秧歌也被列入了第一批河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保護名錄。
我家屬于道口鎮(zhèn)“三關六鋪”九大會社中的“頭鋪”中的小獅會。我家住在順北三道街,我們那會旗上寫著“順北街青龍會”等字,從名字就能想到我那的舞獅是最好看的。另外跑旱船也是我們會拿手的表演,當然武術也少不了,但需請些“外援”幫我們把武術打的更好。我從小就和爸爸一起跟會玩,在熱熱鬧鬧的對中感受快樂。遺憾的是上中學后我很少再跟會跑了,練武也沒堅持下來,現(xiàn)在成了看會的一員。現(xiàn)在懷念廟會,是那里有許多美好記憶,許多牽掛的親人,許多熟悉的面容,許多難舍的情感。在悲喜交織的世界里我逐漸長大,明白了人生坎坷與活著的幸福,無論我如何的不幸,我都不會在抱怨、哀求上天。為何不使自己從陰霾的世界里走出來去感受一下陽光的溫暖,心活開心了,人難道還會被憂愁纏繞嗎?人生總要走好,我莫嘆人生苦與煩,微笑與我今相伴。我簡單介紹古會中有名的兩個表演,它們是抬閣和八卦秋。抬閣的底坐由民間工匠精心雕刻而成,共四面。每一面都是一出戲,上面座著或站著不同造型的真人,裝扮成神話傳說中不同的人物。它不僅帶給我們藝術欣賞上愉悅的美感,而且令我們的心不由自主地產生神往的感覺。
視覺大餐“吃”完了,玩累了肚子也餓了,那吃什么呢?哈哈請不用擔心沒好吃的;蛟S你還不知道今年,由河南人民廣播電臺和省郵政局聯(lián)合開展的“河南名片——推介您心目中的最愛”評選活動中, 道口鎮(zhèn)被評為群眾最愛的“河南十大名鎮(zhèn)”, 道口燒雞被評為群眾最愛的 “河南十大美食”,大平調、 大弦戲被評為群眾最愛的“河南十大劇種”。在這里你可以享受到“嘗道口燒雞美味,看道口火神廟會”. “道口燒雞的故鄉(xiāng)”----河南滑縣道口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