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開發(fā)鄭州新區(qū)等“兩帶八區(qū)”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建設商都博物院等12項旅游重點項目,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景區(qū)……在昨日上午召開的全市旅游產業(yè)發(fā)展大會上,鄭州市確立“旅游強市”戰(zhàn)略,把鄭州市打造成為中國中部地區(qū)的游客集散中心城市和國內旅游名城。會議下發(fā)了《關于實施旅游強市戰(zhàn)略,加快推進旅游產業(yè)跨越式發(fā)展的意見》及《鄭州市旅游產業(yè)跨越式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年)》征求意見稿。
“兩帶八區(qū)”旅游布局
兩帶:黃河文化景觀帶和南水北調生態(tài)景觀帶
八區(qū):嵩山文化旅游區(qū)、黃帝文化旅游區(qū)、浮戲山旅游區(qū)、雁鳴湖生態(tài)旅游區(qū)、康百萬莊園—北宋皇陵旅游區(qū)、新密古城文化旅游區(qū)、都市觀光旅游區(qū)及鄭州新區(qū)旅游區(qū)。
3年鄭州新添12景
根據(jù)3年行動計劃,今年起的3年內要重點建設《禪宗少林·音樂大典》二期工程、商城遺址公園、商都博物院等12個旅游項目。
1.《禪宗少林·音樂大典》二期工程:重點建設禪街、禪院式酒店、游客服務中心、素齋館等項目,2009年開工建設,2011年工程完工。
2.商城遺址公園:加快一期拆遷工程,重點對商城遺址東南城垣本體及兩側區(qū)域進行保護展示和環(huán)境整治,2009年完成拆遷并開工建設,2010年完成周邊環(huán)境整治、文化展示等項目建設。
3.商都博物院:2009年完成項目的規(guī)劃和方案設計,2010年開工建設,2011年基本建成以商文化展示為主題,集文物收藏、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博物館。
4.新密古城及縣衙旅游開發(fā)項目:2009年完成項目的規(guī)劃和方案設計,2010年開工建設縣衙、城隍廟、法海寺等項目,并修繕古民居、古街道,整理護城河,營造古城環(huán)境。
5.中華文化園:2009年著手項目的前期策劃、論證和招商,并不斷收集能夠反映市歷史文化和中華民族從三皇五帝到明清傳統(tǒng)文化的展示資料,2010年以恢復建設滎陽故城為核心啟動項目建設。
6.黃帝故里二期擴建工程:建設游客服務中心、管理用房、生態(tài)停車場、供水供電通信及排污等設施,整治景區(qū)周邊環(huán)境,擴大景區(qū)規(guī)模,2010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7.黃河文化展示工程:2009年完成黃河碑林建設,2011年完成炎黃二帝雕像內部空間的黃河文化陳列館、黃河治理紀念工程、中華炎黃壇等建設工程。
8.康百萬莊園保護與開發(fā):至2011年基本完成莊園建筑群的復建工程,并修繕與開發(fā)反映莊園文化建筑的設施項目。
9.鄭州海洋生物博物館二期:2009年開工建設海洋水族館、極地動物館、漁人碼頭和智障、自閉癥兒童輔助治療中心等工程,2011年主體工程完工。
10.杜甫故里保護與開發(fā):2009年繼續(xù)實施景區(qū)擴建工程,保護杜甫故里風景骨架的完整性,以北方田園式風格為主,突出誕生窯、筆架山、洗硯池等文化景觀,至2012年完工。
11.茶文化休閑區(qū):依托北茶城、國香茶城、南茶城等茶葉市場,建設茶葉、茶具博物館,推出茶道表演、河南戲曲演藝、禪武表演等項目,不斷豐富旅游內容,至2010年打造成為茶文化休閑旅游區(qū)。
12.綠城生態(tài)旅游項目:2009年開工建設綠博園,2010年開園;2011年完成黃河國家生態(tài)公園一期工程、植物園、水岸花木城等建設,逐步整合森林公園、西流湖公園、月季公園、金水河濱河公園、東區(qū)濕地公園等旅游資源。
四條精品旅游線路
古都文化旅游廊道:彰顯鄭州商文化、安陽殷商文化、洛陽漢魏文化、開封宋都文化,依托商城遺址公園、商都博物院、宋陵、殷墟等景區(qū),推廣“王朝街道”之旅,帶動鄭州古都文化游。
功夫之旅文化體驗游:整合少林寺等嵩山少林功夫旅游景點,連接滎陽萇家拳和陳家溝太極拳等旅游相關的內容,形成修學習武、參禪悟道的經典旅游線路。
黃帝故里尋根拜祖游:組合新鄭黃帝故里、始祖山、新密黃帝宮、省博物院等旅游景區(qū),打造黃帝文化體驗、尋根拜祖的國際旅游線路。
沿黃風光古韻旅游線:整合商丘黃河故道、開封懸河景觀、洛陽小浪底水庫、三門峽黃河大壩等旅游資源,突出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qū)、花園口景區(qū)、黃河國家濕地公園、漢霸二王城、康百萬莊園、雁鳴湖等旅游景區(qū),構建黃河黃金水道旅游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