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關羽兵敗徐州,為保劉備的二位夫人只好歸附曹操,隨后到許昌。曹操給他一處宅地,關云長為避嫌,把一宅分為二院,甘糜二夫人住內院,自己住外院;白天常問安,晚上看孔子的《春秋》,通宵達旦;后人傳 “秉燭達旦讀春秋” 為美談。后來曹操又送來美女,也全給二夫人做了丫環(huán);送來金銀,亦封箱記帳,分文不動。后有清人甄汝舟賦詩“秉燭中宵暫避嫌,宅分兩院亦從權;依曹不久仍歸漢,留的英風在穎川”。難免覺得這關先生有做秀的嫌疑,其實這是他精明之處。想當初,桃園三結義,匡扶天下,為的是干一番事業(yè);如真上了曹操的當,弄出些菲聞來,不但在劉兄的臉上掛不住,為世人所哚罵,自己一世清名也就栽了,更不會有后人把他視為忠義的化身 - 給供起來。(哈哈,只做笑談)
西側的文廟立著五子像(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孟子),這順序表明孔孟之道的傳承。外兩側走廊掛二十四孝圖;恣蚊飽血,臥冰求鯉,嘗糞憂心。。?粗魫,此處不推薦,影響情緒。
城西灞陵橋公園顯的清靜,時關羽封金掛印,護著二位皇嫂去找劉皇叔,挑袍作揖辭曹公;開始了過五關斬六將的征途。古人也有灞陵傷別,折枝相送的習俗。(惜橋修的太新,現如今難有傷離別的情緒出來)內有關廟,特別是墻上關公故事的壁畫引人注目,畫面多彩,人物飄逸,自然清新,多有留影紀念,樓閣廊亭,香火常盛,置身其內,有種恍如隔世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