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上進入亞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光禿禿的、好似剛被熊熊烈火燒焦了的嶙峋山巖。最早的亞丁城是現(xiàn)在亞丁半島東部的“克雷特區(qū)”,原意為“火山口”。這是因為亞丁老城恰好修建在死火山的山口上,因此又被稱為“火山口上的城市”。城區(qū)內(nèi)所有的房屋,無論是建在半山腰的,還是建在海濱的,一律都是平頂。墻很厚,窗戶卻很小,遠遠看去就像一只小小的火柴盒。公路上,所有車輛的車窗都是敞開的。市內(nèi)很多公共場所的建筑物,包括車站、碼頭、市場、飯店等只有頂蓋用來遮陽,而沒有四面墻壁防風(fēng)雨。
有錢人家的住宅大都安裝了空調(diào),男人也穿著肥大的裙子,這一切都是為了抵御熱浪。女人們無論多熱,出門都是從頭到腳封在嚴嚴實實的黑袍子里,遠遠望去,只見移動的袍子而不見人。所不同的是,已婚女人頭上蓋的是黑紗,未婚女子則是白紗遮面。
最好的禮物是水
亞丁的政府機關(guān)、企事業(yè)單位、商店、駐當(dāng)?shù)氐氖诡I(lǐng)館每天都是5小時工作制。中午前后,整個大街上沒有行人,刺眼的陽光下一片寂靜,死氣沉沉,連動物都見不到一只?帐幨幍慕诸^讓人突然聯(lián)想到龐培死城。亞丁最初只是個小漁村,現(xiàn)在人口約40萬。據(jù)記載,公元15世紀初,明朝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鄭和率領(lǐng)的船隊,曾經(jīng)3次訪問亞丁,這說明中國人同亞丁城交往的歷史十分久遠。
如此酷熱的地方,再加上全年幾乎無雨,便更加令人難受!暗嗡F如油”的道理連當(dāng)?shù)匦『⒍级。?jù)說亞丁人的用水是從數(shù)千公里外引去的。給當(dāng)?shù)厝俗詈玫亩Y物莫過于水。如果有船到達亞丁港時,凡是能搭上點關(guān)系的當(dāng)?shù)毓賳T,都在看望之后帶走船上的一瓶純凈水。
缺水的情況也有例外。據(jù)當(dāng)?shù)匾粋老人講,亞丁地區(qū)在十幾年前曾突降一場百年罕見的大雨,由于平時很少下雨,所以亞丁在建市時,整座城市就沒設(shè)計下水道,建筑群也很少有完備的排水系統(tǒng)。結(jié)果一場雨導(dǎo)致整座城市都泡在水里。習(xí)慣了干旱的也門人,終于經(jīng)歷了一次“澇災(z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