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看墻面,這是商代雕刻在甲骨、鑄造在青銅器上的‘車’字,商人以生動簡練的線條為我們勾勒出商代馬車的結(jié)構(gòu)形制。如果想進一步明確商代馬車樣貌,還需要我們跟隨考古學家,從車馬坑的考古發(fā)掘開始,一步一步去探索研究……”5月1日上午,殷墟博物館一樓車馬遺跡專題展廳里,不少游客圍在一位“講解員”身邊,仔細聆聽關于商代馬車的知識。
這位“講解員”就是殷墟博物館副館長徐河建。今年“五一”假期,該館特別推出“跟著館長看展覽”品牌活動,館長通過講解,結(jié)合學術背景,向公眾深度闡釋殷商文明。
“這是一座規(guī)模較大、保存完好的商代墓葬,編號為‘花園莊M54號墓’。據(jù)銘文可知,墓主為‘亞長’。”來到三樓“長從何來——殷墟花園莊東地亞長墓專題展”,徐河建仔細講解商代鐵血將領“亞長”的傳奇故事。
“大家對這頭憨態(tài)可掬的小牛熟悉嗎?”在“亞長牛尊”前,徐河建提問。
“熟悉!它上過央視的《國家寶藏》節(jié)目。”來自上海的小游客搶答。
“沒錯!它也是殷墟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是迄今殷墟發(fā)現(xiàn)的唯一牛形青銅容器。它的原型是商代的野生水牛——圣水牛。仔細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牛尊裝飾極為考究,身上遍布龍、鳥、象等二十多種紋飾,構(gòu)思巧妙,做工精湛……”徐河建娓娓道來。
“特別幸運‘搶’到了這個活動的名額,館長的講解既生動又有深度,我們一家人不虛此行!”北京游客李女士興奮地說。
“跟著館長看展覽”、錫語青銅徽章創(chuàng)意之旅、小小志愿者、商朝奇遇記……“五一”假期,安陽殷墟推出的系列活動中,最火的就是“跟著館長看展覽”。
“這項活動在小程序上剛一發(fā)布,15個名額‘秒沒’。”殷墟博物館公共教育部主任楊艷梅介紹,從5月1日起,該活動將常態(tài)化舉行,每月一期,館長將與公眾共同感受殷商文明的獨特魅力。
為給游客提供更好的體驗感,殷墟博物館專門開展“甲骨文猜猜猜”互動活動,6名工作人員手持甲骨文字卡,與排隊等候的游客互動;講解員全員上崗,同時組織127名志愿者義務講解,還推出現(xiàn)場拼團講解舉措,盡量縮短游客排隊時間。
有關時光旅行的故事,總能引發(fā)人們津…[詳情]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