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記者從河南省林業(yè)局獲悉,河南省第2號總林長令——《關于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的令》已于近日簽發(fā),為該省登記在冊的3.2萬余株古樹名木加強“保護傘”。
古樹名木被譽為“活化石”和“綠色文物”,是不可再生和復制的重要自然資源,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生態(tài)、文化、科研價值。河南是古樹名木資源大省,目前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共有32954株,其中古樹32692株、名木262株。
圖為河南登封中岳廟內(nèi)的古柏樹。(資料圖)韓章云 攝
當前,這些古樹名木分布于河南各個村鎮(zhèn)、景區(qū)、城區(qū)、山野,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古樹名木保護急需加強。河南省第2號總林長令要求,全面做好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切實保護好“植物地標”和“綠色文物”。
古樹名木保護需明確保護管理責任?偭珠L令要求,各級充分發(fā)揮林長制引領作用,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巡林督導,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屬地管理、原地保護、科學管護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機制,逐棵落實古樹名木管護責任單位、責任人,強化監(jiān)督、培訓和指導。
對于古樹名木現(xiàn)狀,要摸清“家底”,完善保護管理措施?偭珠L令明確,各地及時掌握古樹名木保護現(xiàn)狀,加強古樹名木資源調(diào)查和掛牌管理,全面推進“一樹一檔”“一樹一策”。強化古樹生境改善,持續(xù)推進瀕危、衰弱古樹搶救復壯,落實防火、防病蟲害、防雷擊、防破壞各項措施。加強資金保障,鼓勵通過社會捐資認養(yǎng)、技術(shù)和志愿服務等方式參與古樹名木保護。強化科技支撐,加強對國槐、皂角、側(cè)柏等中原特色古樹名木基因資源的保存利用,積極推廣應用科研成果,提升保護成效。
此外,將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移植、采伐、毀壞、售賣古樹名木及破壞古樹名木生境等違法犯罪行為。嚴禁違規(guī)在劃定古樹名木保護范圍內(nèi)挖土、堆物、建房、采石、硬化土地和利用古樹名木搭建各類設施,依法做好建設項目避讓古樹名木相關工作。
古樹名木的保護需要全社會的參與。總林長令提出,加大保護宣傳力度,充分挖掘古樹名木的文化價值與社會價值,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普及古樹名木保護知識和法律法規(guī),講好古樹名木故事,弘揚古樹名木文化,及時總結(jié)推廣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的好經(jīng)驗好做法,不斷增強公眾保護古樹名木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推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古樹名木保護的濃厚氛圍。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