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那古老的橋梁,撫摸著泛苔的柱梁。我興奮地憑欄遠望,感受清風撫摸我的臉龐。
穿過清澈的河水,我仿佛看到了千年以前的隋唐,人們用智慧和力量凝成了眼前這座人類文明的珍藏。“隋代商橋,創(chuàng)中華拱橋之典范。”讓我體味她馱起的風雨歲月,經(jīng)歷的滄海桑田。
溯九千年之遙,我看賈湖遺址的蒼老,聽到了那來自遠古的七音骨笛的悠揚美妙。
尋漢魏之交,我撫摸歷史的記憶,看曹丕受禪大典,感受文章、書法、石刻的高超。
無論是古跡還是遺址,都讓我體會到“啟華夏文明之先河”的厚重味道。
厚重的歷史讓這里嚴肅深奧。一方凈土,造就了人靈才好。
曾國藩說:“許書略存二百字,古鏡一掃千年塵。”
《說文解字》,古文字學的源頭,總結(jié)漢字發(fā)展,記錄漢字精神,讓中國的文字歷史流轉(zhuǎn)長久。
許慎,用盡一生心血,花費半生精力,讓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得以弘揚和發(fā)展,讓文字散發(fā)魅力。
我從歷史的長河中走出,觀看近代的風流人物。
中國那段最沉重的歷史也蘊藏著民族雄風。受降亭讓中國人民揚眉吐氣,彰顯中國萬里豪情。
漫步于沙澧河畔,我欣賞此時的明媚春景。我流連于鶯啼雀鳴,感受清風吹過我的耳畔。
這里有“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快樂美好;這里也有“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壯闊;這里還有“清夜無塵,月夜如銀”的平和安詳。
天空傾斜,陽光親吻地平線,一半是河水,一半是藍天。無黃金河岸,亦無聳入云天的高山,唯有一絲花香散入清風,讓城中無處不洋溢著春天的美好。
當古老的鐘聲響徹云霄,我看到了莘莘學子手中的古書文字;當鳥兒一展歌喉,我見到了河流兩岸的春光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