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鎮(zhèn)地處太湖東南流域的水網(wǎng)地帶,河港縱橫交錯,蕩漾星羅棋布。“九里灣頭放掉行,綠柳紅杏帶啼鶯”,正呈現(xiàn)了西塘這個江南水鄉(xiāng)的秀麗風光。
西塘,古名斜塘,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是吳越相爭的交界處,故有吳根越角之稱。宋成市廛。明清時期“街衢依河而建,民居臨水而筑”,形成了“橋多弄多廊棚多”的特色。
悠久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不朽的文化。翰墨書香,詩詞金石,締造了西塘濃郁、寬廣的文化氛圍。在明清四二七年里,有進士十九名,舉人三十一名。民國時期,近代著名詩人柳亞子,常來西塘吟詩會友,十八位西塘文人參加柳亞子創(chuàng)辦的南社。
游西塘,“清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一百零四座橋,古厚淳樸,風韻各異。游西塘,“門前街道屋后河,深長弄堂百條多”。一百二十二條弄,深幽奇妙,彎曲自如。游西塘,“雨天不濕鞋,照樣走人家”;千米廊棚可使您在此體味綿延了若干個世紀的樸實、恬靜。游西塘,“流光溢彩杜鵑美,花中西施天女舞”;數(shù)百年的種植史,培育一百三十余種杜鵑,蒼勁挺撥,繁花如錦。游西塘,潑墨揮毫,品酒吟詩,聆賞田歌,拍攝影視……
地理位置: 西塘鎮(zhèn)地處太湖東南流域的水網(wǎng)地帶。
江南古鎮(zhèn)西塘曾是吳根越角之地,吳、越風俗至今還能見到一斑。鎮(zhèn)上現(xiàn)有11個聯(lián)票開放的景點,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各種展館,一是園林宅第,一是廟宇,還有一些私家開放的宅第,再有就是江南特色的小橋流水人家。
在西塘鎮(zhèn)上走走,感覺和在周莊不一樣,寧靜而不冷僻,“生活著的千年古鎮(zhèn)”確實名副其實。從停車場穿過計家弄,便進入狹長的古弄中,弄中有弄,弄連弄,弄套弄,猶如迷宮一般,塵世的喧囂在此得以靜化,恍如走進了一冊古樸的歷史線裝書里。西塘的弄堂一般都和民宅連成一氣,弄即是宅,宅也為弄。
狹窄幽深的西塘古巷
民間曾經(jīng)流傳過西塘“廊棚一夜遮風雨,積善人家好運來”的故事。這里的煙雨長廊一邊依著民宅,一邊臨河,有一種特殊的氛圍,特殊的韻味,特殊的作用。冬日,溫和的太陽光照到臨河的長廊中,長須的老漢和滿臉皺紋的鄉(xiāng)婦坐在椅子上讀報和做女工,悠閑安逸;雨夜,這里曾擁有過多少熱戀和低語;若選一個欲雨未雨的日子,漫步過廊棚,穿過薄霧之中,隱隱約約,仿佛身處于國畫的神韻之間。欲雨未雨的日子該是廊棚最美的時候。
西塘人在靜靜地生活,靜靜地做生意。這里,似乎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經(jīng)商文明。在狹長的古弄中,許多人家從自家的民宅中擺出攤來,賣著荷葉粉蒸肉、熏青豆、小粽子、芡實糕等等,稍大一點的店賣龍?zhí),以阿牛龍(zhí)阕钣忻。這兒的人從不拉客,小食品讓人先品嘗,吃了不買也絕無怨言。一般都是一口價,生意在靜悄悄中做成,路上無人乞討和喧嘩。
西塘有秀美的地域風貌,豐厚的人文景觀,濃郁的習俗風情。走進西塘,江南瓦當、明清木雕、嘉善黃酒,還有紐扣、根雕等藝術(shù)展覽館,以及西園、醉園、圣堂、七老爺廟等景觀,與粉墻黛瓦、幽深庭院融合在一起,達致一種如歌的傳統(tǒng)古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