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雖然已是春末夏初,但此時的江南,仍然是楊柳青青江水平,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趕著五月春天的尾巴,收拾行裝,到柔媚的江南尋覓關(guān)不住的滿園春色,領(lǐng)略令人神往秀麗江南。

瘦西湖
五月的揚州風(fēng)光盡在瘦西湖,瘦西湖因湖面瘦長而得名。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臺、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臺、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兩岸景點,儼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湖面迂回曲折,迤邐伸展,仿佛神女的腰帶,媚態(tài)動人。
“長堤春柳”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堤邊一株楊柳一棵桃,相間得宜,是賞春的好地方。走在堤上,風(fēng)和日麗,湖水清澄,波光粼粼,游魚細石,清晰可見。更有楊柳依依,桃花妖嬈,岸草鋪碧,瓊花萬點,有殘紅飄落河邊,寥寥同暗香流水,縷縷春意像從所有的地方向游客簇擁而來。
五亭橋建造在瘦西湖上,是清代揚州兩淮鹽運使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請能工巧匠設(shè)計建造的。橋的造型典雅秀麗,黃瓦朱柱,配以白色欄桿,亭內(nèi)彩繪藻井,富麗堂皇,具有南方建筑的特色。而橋下則是具有北方建筑特色的厚實橋墩,和諧地把南北方建筑藝術(shù),把園林設(shè)計和橋梁工程結(jié)合起來。五亭橋有15個橋洞,十五月圓之夜,每洞各銜一月,15個圓月倒懸水中,爭相輝映,泛舟穿插洞間,別具情趣。長堤的盡頭是徐園,圓門內(nèi)是一池清水,遍植荷花,池周點綴各種形態(tài)的山石,幾株翠柳迎風(fēng)飄舞,景色宜人。

二十四橋

二十四橋

白塔

五亭橋

五亭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