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遐邇的狼山風景區(qū)位于南通南郊,距市中心約5公里,由狼山、劍山、軍山、馬鞍山、黃泥山組成。五山面江矗立,平地突兀,玲瓏嬌小,秀麗多姿。它扼江控海、地處險要,古稱“江海鎖鑰”;宋代書法家米芾(元章)題贈狼山為“第一山”。登臨狼山,放眼大江東去,水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而泛舟江流,五山則又如同一幅山色空朦的水墨畫,一尊精美絕倫的水石盆景。五山拱北,狼山居中,狼山又稱“紫瑯山”,海拔104.8米,面積18公頃,為我國佛教八小名山之一。它挺拔俊秀,南暢北出。山頂以佛殿禪寺為主體,統(tǒng)稱廣教禪寺!
廣教禪寺始建于唐總章年間,殿宇雄偉,建筑布局疏密有致,自山腳仰望,恰似一條倒懸的巨龍,隱現(xiàn)在霧嵌山嵐與古木蔥蘢之中, “法乳堂”原為廣教寺的大雄寶殿,1983年改建而成,堂內有十八高僧瓷磚壁畫。殿中“十指成林”匾額,乃“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遺墨!翱裆椒俊蔽挥谀掀律窖郎饺荩铄溆撵o,是庭院園林建筑中的佳作,被收入《江南園林圖錄》。院內二十余處景點,一步一景,令人流連忘返。山下大江奔騰,煙波浩淼,鷗飛鳧浮,田野阡陌,山門前石柱刻寫的楹聯(lián)“長嘯一聲山鳴谷應,舉頭四顧海闊天空”,不由人忘情釋憂。支云塔是狼山的最高建筑,建于宋,塔高38.6米,磚木結構,五級四層,朱欄黃瓦,昂首云天。古詩贊云:“空塔支青云,去天五尺五,天上星與辰,歷歷皆可數(shù)”。
狼山山麓
狼山幻公塔
狼山以西,為馬鞍山、黃泥山,至今依然半臨江水。馬鞍山東嶺有“望虞樓”,是張謇為懷念其恩師而建。1982年在張謇“梅宅”舊址附近所建的“梅林春曉”,是一座亭閣環(huán)峙、回廊相連的江南庭園式的建筑。黃泥山山雖不高,但峰如雄獅盤踞,磯若猛虎嶙峋,大江落日,在這里盡得風流。軍山、劍山位于狼峰東南。
狼山支云塔
狼山北麓園在山北絕壁之下,辟建于1956年。這里奇石嵯峨,溪水潺潺,巧借自然風光,廣植花卉樹木,構筑亭樓軒閣。著名景點有趙繪沈繡之樓,是為紀念我國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和我國“仿真繡”創(chuàng)始人沈壽兩位藝術家所建。狼山不僅是蘇北旅游勝地,佛教名山大剎,也是歷史名人和革命烈士的墓葬所在!俺跆扑慕堋敝坏鸟樫e王墓,文天祥僚屬金應將軍墓和灤州起義領袖、李大釗的老師白雅雨烈士墓俱在此。市區(qū)東南、距五山不遠處的嗇園,系我國著名民族實業(yè)家,清末狀元張謇的陵園,占地10公頃,園中廣置亭臺樓閣,廊廡水榭,山石魚池,奇花嘉樹,是南通市一個新的旅游點。
張謇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