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是我國第三個“文化遺產日”,為慶祝這一節(jié)日,國內首家馬歇爾國共調停歷史專題館于6月12在有“百年避暑勝地、萬國建筑博覽”之稱的雞公山隆重開館。此次活動也被列為信陽市2008年“文化遺產日”重要活動之一。馬歇爾國共調停歷史紀念館開館后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
1946年1月,美國特使馬歇爾參加國共兩黨在湖北宣化店舉行的以“停止內戰(zhàn)”為目的的談判。會后,馬歇爾擬定登雞公山一游。按照計劃,馬歇爾一旦登山,就將下榻這座別墅——也就是現(xiàn)在馬歇爾樓。由于特殊原因,馬歇爾最終沒有登山雞公山,但馬歇爾樓的名字卻留傳下來,也記憶了1946年那段“國共調停”歷史。2007年河南省文物局指定馬歇爾樓列為近代建筑保護示范性項目,并辟為馬歇爾國共調停歷史的專門展館,要求撥?钸M行修繕和布展以來。信陽市有關部門嚴格遵循建筑文物的修繕原則,采取“先主體后周邊,先屋面后室內,同時著手布展方案的設計及歷史資料的征集工作”的維修、布展方案,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于今年4月份全部完成。馬歇爾樓的修繕和馬歇爾國共調停歷史紀念館的建成,是對當前進行的雞公山旅游文化資源綜合開發(fā)項目的有益補充,具有良好的示范性、方向性作用。
眾所周知,雞公山的風景資源特色之一就是萬國建筑博覽。上個世紀初葉,雞公山因其天然優(yōu)良的避暑條件,吸引了來自23個國家的傳教士、商人和中國的軍閥、官僚等建造了各式風格的避暑別墅近500幢,由于戰(zhàn)亂和人為破壞,現(xiàn)僅存完好的別墅不足200幢。這不足200幢的歷史別墅所承載的是雞公山百年歷史文化信息,是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縮影,反映了從洋務運動到軍閥混戰(zhàn)、從北伐戰(zhàn)爭到抗日戰(zhàn)爭、從解放戰(zhàn)爭到建國初期的歷史風云,可從宗教、園林、鐵路、建筑、教育等多個側面開展學術研究,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文化資源。雞公山近代建筑群于2006年被河南省文物局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