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王朝從公元8世紀到15世紀,幾百年間,各國王建造了大量的宗教建筑,給后代留下了如此輝煌的藝術珍寶。
吳哥窟——位于柬埔寨北部的暹粒。⊿IEM REAP),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素有“人間天堂”美譽。它曾長期湮沒于叢林中,直到1860年才由法國探險家亨利•穆奧憑借中國元代學者周達觀于元成宗元貞二年所著《真臘風土記》中的記載,于元年1860年深入暹粒北部探索后發(fā)現(xiàn)。讓隱沒已久的吳哥王朝的恢弘氣勢再度重現(xiàn)世人眼前。
吳哥窟總占地近200平方公里,是古高棉吳哥王朝全盛時期的不朽文明遺跡,全城雕刻之精美、細致,可與埃及金字塔媲美,為世界八大人文建筑的奇跡。吳哥建筑的材料主要以磚、砂巖和紅土為主。早期的寺廟主要是磚,后來開始使用砂巖。紅土是輔助材料,其質(zhì)地堅硬,一般要敷以灰泥,再在上面雕刻花紋。
吳哥的寺廟多依照印度教的宇宙觀布局,形成了獨特的建筑結(jié)構(gòu),主要包括橋、回廊、門樓、藏經(jīng)閣、寺廟山和中央塔。結(jié)構(gòu)是按照須彌山的結(jié)構(gòu)布局,外邊的護城河象征大海,橋象征彩虹,連接神界和人間。
世界上印度教建筑中最最精彩的珍品,不在該教的誕生地印度,而是在柬埔寨。吳哥遺址,位于柬埔寨暹粒省金邊湖北面,距首都金邊240公里。
199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吳哥古跡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與印度的泰姬陵、中國的萬里長城和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并稱為"東方四大奇跡"。
吳哥古跡在面積約45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分散有各種建筑遺跡600多處,主要包括吳哥寺、吳哥城和附近一些廟宇。這是一組巨大的石建筑群,主要由大量宏偉的石塔、石屋扣許多精美玲瓏的石刻浮雕組成。全部結(jié)構(gòu)幾乎都用很大的石塊堆砌而成。
巴戎寺是蘇耶跋摩七世的三件禮物之送給自己的禮物。這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佛教寺廟,坐落在吳哥城的中心,以佛教的須彌山的宇宙觀布局,里面有49座巨大的四面佛雕像,即著名的“高棉的微笑”。
在底層還有很多反映戰(zhàn)爭、農(nóng)耕、生活的淺浮雕,里面還有在古高棉的中國人軍隊和留下后生活的雕刻。
第二層是神話故事的雕刻。巴戎寺最早建設的時候是個印度教寺廟,用來祭拜濕婆。到蘇耶跋摩七世繼續(xù)修建時,變成了佛教寺廟,半印度教半佛教的建筑世間罕有。
吳哥古跡在面積約45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分散有各種建筑遺跡600多處,主要包括吳哥寺、吳哥城和附近一些廟宇。
這是一組巨大的石建筑群,主要由大量宏偉的石塔、石屋扣許多精美玲瓏的石刻浮雕組成。全部結(jié)構(gòu)幾乎都用很大的石塊堆砌而成。
洞里薩湖又名金邊湖,位于柬埔寨境內(nèi)北部,呈長形位于柬埔寨的心臟地帶,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
湖濱平原平坦、廣闊,長500千米、寬110多千米,西北到東南,橫穿柬埔寨,在金邊市與貫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匯。它像一塊巨大碧綠的翡翠,鑲嵌在柬埔寨大地之上,為高棉民族的發(fā)展與繁榮提供了堅實的資源保障,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
洞里薩湖(Tonlé Sap )高棉語作Bceng Tonle Sab。洞里薩湖意為"巨大的淡水湖"或純粹"大湖",
有一種說法是說TonleSap是來自希臘文"海"的意思,元朝的周達觀到達這里時,將洞里薩湖叫做"淡洋"。法國人稱它為大湖。
塔布倫寺是蘇耶跋摩七世的三件禮物之送給母親的禮物。12世紀末,蘇耶跋摩七世為了祭祀他的母親而修造,也叫“母廟”。
塔布倫寺是座印度教寺廟,當年有3000名僧侶和歌女生活在這里。這里也是電影《古墓麗影2》的外景地,塔布蘢寺出名與電影《古墓麗影》有很大的關系,電影《古墓麗影2》和《花樣年華》曾在此取景拍攝。
塔布蘢寺如同睡美人的城堡,完全被叢林吞沒。盤根錯節(jié)的巨樹纏繞著佛塔,占領了長廊,撕裂圍墻,掀開石階,探進門窗。
班蒂斯蕾古剎——又稱“女王宮”,是柬埔寨三大圣廟之一,距離吳哥城25公里,被譽為吳哥古跡的明珠。
女王宮供奉的是濕婆大神,始建于967年,完工于1002年。該寺以朱色砂巖構(gòu)成,充滿精致的浮雕,有“吳哥藝術寶石”之稱。
規(guī)模與尺寸較其它吳哥古跡的建筑為小,一般認為即是女王宮之名稱由來。
女王宮以艷麗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稱于世,是吳哥古跡中風格最獨特和最精致的建筑群之一。
這里的雕刻太過精美,有學者認為這樣高超的工藝遠遠超越了其他10世紀建筑的水平,而更像是13-14世紀的作品。
崩密列(Beng Mealea),是一座小吳哥窟式的寺廟,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這座寺廟距離吳哥古跡群以東40公里,崩密列是一座印度教寺廟,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題。
建造這座寺廟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沙巖,所以很多建筑都已經(jīng)損毀,而且很難再被復原。
崩密列建于12世紀的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man Ⅱ)朝代,它是吳哥遺跡群中最值得去同時也是最難前往的遺跡。
崩密列的護城河長1.2公里,寬0.9公里,它和吳哥寺幾乎一樣大的規(guī)模,但依然被叢林嚴密包裹著。
由于比較荒僻,所以很多浮雕和塑像已被掠奪,但寺廟的神秘氣氛仍舊在森林深處彌漫。
這座寺廟距離吳哥古跡群以東40公里,不屬于常規(guī)的吳哥景區(qū)范圍內(nèi),據(jù)說電影《虎兄虎弟》《古墓麗影》曾在這里拍攝。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吳哥窟未被發(fā)現(xiàn)前在叢林中沉睡的模樣,它是吳哥遺跡群中最值得去同時也是最難前往的遺跡。
崩密列的規(guī)模幾乎與吳哥寺一樣大,布局和建筑風格也大致相同,甚至周圍有同樣寬闊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