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店何時成村,已無可考。據傳,當地古為大湖,名曰三漕湖,可以行舟船,東西各有碼頭一座。湖之廣闊,水面之大,可見一斑。
丁店原名湖橋村,依照當時的地理位置推測,丁店依山傍水,應為碼頭所在。為了便于通行,低洼與高處的連接處,應該有橋。因而,湖橋村之名也就不足為怪。至于桃園村一說,也是有的,村里的老人傳說,桃園村一名雖無史記載,卻是口口相傳,一直延續(xù)至今。
丁店傳說由來已久,說這里將出三斗五升芝麻官,意為出官員數量三斗五升芝麻之數。北宋兵部尚書王強,害怕自己地位受到動搖,竭盡全力破壞此地風水,強征民夫,在萬山與岵山相連處掘口放水。但白天挖下去多少,晚上又長出多少。日夜不停,挖掘不止。神仙為民夫苦累著想,托夢與王強,說,在東崗和西崗的冢子下用艾草熏才能挖得下去。于是,王強放掉三漕湖湖水,破掉了此處地脈。雖是傳說,卻證明兩個問題:一是,丁店成村時間應為宋朝,距今已近八百年歷史;二是,湖橋村名也在某種程度上得到印證。那么,為什么改湖橋村為桃園村、丁鐵店呢?至今仍是個謎。
大清早期,桃園村因處于南北通衢大道要沖,出村往北,經韓村、百營、陳溝、洄溝,直達縣城。往南,經崔廟直達密縣。村中店鋪林立,行商坐賈,蜂擁而來。據說,南自三官廟,北至現大壩東頭,商鋪、煤場、飯鋪、旅店、雜貨鋪、銀匠鋪等,多達四十家。丁鐵店生產的鐵器遠近聞名,附近十數個村子必用的鐮刀、鋤頭、镢頭、鐵锨、釘耙等,全到丁鐵店購買。也許這就是丁鐵店村名的由來。
丁鐵店為何改成丁店村?村民傳說,大家都嫌丁鐵店一名叫著拗口麻煩,于是直接叫成丁店。孰是孰非,已無可考。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