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諸縣縣令】何澤:敢于直諫的洛陽令
http://www.zfkbjt.com 添加時間:2015/5/22 17:52:28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洛陽為十三朝古都,帝王將相在此紛紛亮相,京城的輝煌遮蔽了洛陽縣的稱謂,使其縣名不彰。與位高權(quán)重的帝王將相相比,洛陽縣縣令大多默默無聞。洛陽縣之外的新安縣、永寧縣(今洛寧縣)等縣縣令同樣鮮為人知。在這里,《洛陽晚報》記者為您講述洛陽及諸縣縣令的吏治故事。
后唐洛陽令何澤,年少好學,擅長作詩,在仕途上以善諫聞名,他曾先后向后唐莊宗李存勖(xù)和后唐明宗李嗣源進諫,為百姓減免賦役之苦。何澤一生,經(jīng)歷唐、后梁、后唐、后晉四朝,目睹了當時的動亂局面。
一諫后唐莊宗
與東漢“強項令”董宣一樣,后唐洛陽令何澤也是以縣令之位面對皇帝,而且多次直諫,展現(xiàn)了一個基層官員的為民情懷。何澤的生平,史料記載甚少,只知道他是廣州人,年少好學,長于歌詩。他的父親何鼎,唐末為容管(今廣西北流)經(jīng)略使。
廣州人何澤為何來到洛陽為官?據(jù)史料記載,何澤在唐末進士及第,先仕后梁,后仕后唐,任洛陽令。后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四月,河東節(jié)度使、沙陀人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稱帝,國號唐,史稱后唐,改元同光,李存勖為后唐莊宗。同年,李存勖滅掉后梁,將都城遷到洛陽。
五代時期的洛陽,已沒有盛唐時的繁華。定都洛陽之后,后唐莊宗專門頒發(fā)敕書,要求重興洛都,洛陽令何澤任重道遠。在當時的洛陽城內(nèi),吏民私自建造庭院房舍,侵地太多,擠占了原來的街道。同時,百姓大量開墾農(nóng)田,逼近宮城,在城區(qū)之內(nèi)隨處可見農(nóng)田、菜圃,為宮廷官府及百姓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后唐莊宗時期,宮室生活奢靡,橫征暴斂,大肆搜刮百姓錢財,使百姓苦不堪言。李存勖還喜歡狩獵,隨從眾多。一場狩獵下來,百姓辛辛苦苦種下的莊稼,被馬糟蹋得東倒西歪,毫無生氣。后唐莊宗感到痛快無比,但對百姓而言,無疑是一場劫難。更嚴重的問題是,莊稼被糟蹋了,百姓還得繳租,且一點兒也不能少。沒了莊稼,百姓拿什么東西上繳。『螡煽丛谘劾铮痹谛念^。有一次,何澤得到消息,皇帝李存勖又要出宮打獵。他便提前來到李存勖打獵必經(jīng)的路旁,悄悄潛藏在草叢間,靜待李存勖的到來。待李存勖騎著御馬走近,何澤立即從草叢中挺身而出,站在馬前諫道:“陛下未能統(tǒng)一天下,以休兵罷戰(zhàn),現(xiàn)在還暴斂疲民讓他們提供軍糧。如今莊稼即將成熟,怎么還肆意游獵,糟蹋這么多莊稼?”說完這些,何澤害怕莊宗聽不進去,又朗聲道:“這樣下去,老百姓拿什么來繳納賦稅?官員怎樣督促老百姓增加耕種?陛下您如果不聽微臣的話,就讓我死在您的馬前,好讓后世人知道陛下的過錯。”李存勖聽完這些,愣了一下,然后大笑著傳令下去,停止打獵,讓老百姓安心耕種。
[1][2]
(作者:余子愚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