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木取火、制作陶器、手繪花紋……3月24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的仰韶文化博物館里,來自附近的孩子們正在體驗現場的研學項目,看著手中的泥土初見雛形,他們紛紛拍手稱贊。
這是花開中國·尋根仰韶——“仰韶之春”考古研學周啟動儀式現場,來自仰韶學校的300余名師生在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參加了研學實踐活動。
本次考古研學周活動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門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中共澠池縣委、澠池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澠池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中心承辦。
· 體驗、探究 讓學生“沉浸式”走進文物深處,推動仰韶文化“活”起來
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孫英民在致辭中說,1921年仰韶村遺址的第一次考古發(fā)掘,拉開了中國田野考古序幕,新時代新時期做好傳承和發(fā)揚工作尤為重要。“仰韶之春”考古研學以博物館、考古遺址公園等為活動場地,讓學生親身去體驗、探究,通過人際互動、感官體驗、實地考察來學習知識、啟迪思維,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文物的歷史淵源,進一步激發(fā)中小學生對仰韶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推動仰韶文化真正“活”起來,成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河南省文物局文物與考古處處長張慧明稱,考古研學是考古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手段,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希望省考古研究院仰韶文化考古研學基地積極發(fā)揮作用,與市縣有關部門加強合作,激發(fā)中小學生對這一未知領域的向往和好奇之心,通過一系列模擬考古的活動,鍛煉動手能力,豐富考古知識,從而堅定文化自信。市縣有關部門要創(chuàng)新研學方法和手段,深化文物交流傳播,創(chuàng)新講好中國文物故事,省文物局將全力支持項目建設,為仰韶文化的保護與開發(fā)貢獻力量。
“因仰韶村遺址發(fā)掘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是中國分布地域最廣、延續(xù)時間最長、內涵極其豐富的史前時期考古學文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說,“仰韶文化是探索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fā)展的關鍵對象,是中華文明的主根正脈。河南省仰韶文化考古研學基地是河南設立的第一個考古研學基地,仰韶之春考古研學周是其重要的考古研學內容,希望借此機會大力促進仰韶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工作,激發(fā)廣大青少年對仰韶文化的憧憬與向往,不斷增強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興趣和擔當。”
· 促使研究多出成果 讓仰韶文化研學成為三門峽亮麗名片
三門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毋慧芳在致辭中說,作為仰韶文化的發(fā)現及命名地、中國考古學誕生地,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展仰韶文化研學活動,將為仰韶文化研究傳承搭建絕佳平臺,充分發(fā)揮文化遺產對青少年教育的推動作用,進一步激發(fā)青少年對仰韶文化的興趣,增強文化自信。希望各位專家能夠經常性開展仰韶文化研究交流,為“考古中國”之“中原文明化進程研究”和仰韶村考古圣地打造多提寶貴意見,促使仰韶文化研究多出成果,推動仰韶文化研學成為三門峽市研學游的亮麗名片。
澠池縣委常委、澠池縣常務副縣長姚振波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澠池縣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了沿黃生態(tài)廊道文化旅游形象提升工程、仰韶文化博物館陳展提升工程和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一批重大項目。未來將深入挖掘仰韶文化時代價值和豐富內涵,讓仰韶文化考古研學活動成為青少年探尋歷史遺跡、感受考古魅力、汲取文化滋養(yǎng)、堅定文化自信的深度體驗。
儀式結束后,參會嘉賓先后參觀了文創(chuàng)產品展示區(qū)、仰韶文化考古研學基地、安特生舊居、仰韶村遺址第四次考古發(fā)掘現場等地,共同感受仰韶文化在時代傳承中的魅力。(記者:莫韶華)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