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下發(fā)《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510項)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47項)。河南省共有56個項目入選,其中,濟源邵原神話群入選。
邵原神話群,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之一。指河南省濟源市邵原鎮(zhèn)流傳的創(chuàng)世神話及神話原型物的總稱。邵原作為“中國女媧神話之鄉(xiāng)”,自古就有女媧等故事流傳,鎮(zhèn)北有被斬孽龍的黑龍山、斷鰲足立四極的鰲背山、蘆灰鎖積的鎖泉嶺,煉石補天的銀河峽等神話原型物及古地名、古文物、古遺存。
2008年6月7日,邵原神話群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人類學家研究,北緯35°左右的地帶,最適于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其文明起源比較早。邵原鎮(zhèn)四面環(huán)山,東、北、西為王屋、太行、中條諸名山環(huán)抱,南臨黃河,對岸是拔地而起的黛眉山。其境內古文化遺址遍布,已發(fā)現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多處,至少7000年前,這里就有人類生息繁衍。邵原自古就有神話流傳,尤以盤古開天辟地、女媧摶土造人、女媧煉石補天、軒轅祭天等神話流傳最廣。與神話故事相契合的自然遺存規(guī)模宏大、系統(tǒng)完整、印證清晰,豐富獨特的自然遺存和歷史久遠的神話傳說相得益彰,構成了獨有的邵原神話群。
小溝背·銀河峽作為邵原神話群的核心園區(qū),因眾多形象逼真的創(chuàng)世神話原型物,而聞名天下,最為著名的便有鰲背山、娃娃崖、鳳凰嶺、龍尾石、太極石等數十個。
濟源非遺文化資源豐富,是時候來一趟非遺之旅了!
>>>>濟源邵原神話群
•盤古開天辟地
相傳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分開,就象很大的雞蛋一樣,里面有一個叫盤古的人類祖先。一萬八千年以后,盤古心里憋悶,渾身像繩子捆著一樣不好受,想活動活動筋骨,胳膊一伸腿一蹬,“咔嚓”一聲,大雞蛋被蹬碎了。蛋殼里輕的東西慢慢上升為天,重的東西慢慢下沉為地,天和地裂開了一條縫。他想站起來走一走,可覺得天離地太低,就手撐天,腳蹬地,使勁把天往上拖。盤古手拖著天站起來,身子一天長一丈,天也一天高一丈。又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身高九萬里,天也升高了九萬里。盤古開天辟地,流盡了汗水,耗盡了力氣,不久就累死了。盤古死后,身體上所有的一切轉化成了世上的萬事萬物,嘴里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云彩,聲音變成了雷霆,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胳膊變成了山岳,骨頭變成了地下的寶藏,血液變成了江河,經脈變成了地理,肌肉變成了田土,發(fā)髭變成了了草木,汗流變成了雨……后人為紀念盤古,在邵原東修建了盤古寺。盤古出世掙破的蛋殼,埋在太行山下,慢慢變成了細膩的石頭。后來,人們用這種石頭制成了不滲水的硯臺,這就是著名的“盤硯”。
•女媧摶土造人
傳說女媧從西邊天經邵原,走到黃河邊洗臉,黃河水里映照出了她的身影,她若有所思,能有一個和自己一樣的物種多好呀!她順手抓起一把黃土,摻上黃河水摶了一塊黃泥,照著自己的影子揉捏了一個和自己一樣的小東西。她越揉捏越像自己,心里一高興,小東西失手掉到地上,她趕忙去抓,抓掉了小龍尾。正在遺憾之間,掉到地上的小精靈一沾土地,竟活了起來,并沖著她喊叫“媽媽”,歡蹦亂跳的慶祝自己小生命的誕生,她給這個小生靈起了個名字叫“人”。
女媧在歡喜之中,就不停手的一個一個不斷地揉捏,伏羲又來幫助小生靈生出陰陽,分為男女。他們這樣揉來捏去,時間久了也覺得太過勞神,就用藤條抖甩黃泥,沒想到泥點子落到地上,竟然也變成了活蹦歡跳的小人。女媧一高興,用力過大,將泥點子濺到待落嶺上的石崖上。因娃娃的腳踏不到黃土地上,也就沒有生命,形成了光滑的雕塑圖案。這些圖案極似嬰兒之臂、臀、腿、后腦,憨態(tài)可掬,酷似無數個形態(tài)各異的淺黃色娃娃爬滿崖壁,栩栩如生,人們叫它“娃娃崖”。后人也一直在這里燒香祈子,所以也有人叫她“祈子崖”。
女媧親手摶造的小人聰明富貴,用藤條抽出的小人平凡貧窮。女媧看著周圍的小生命高興地說:“我創(chuàng)造了你們,給了你們生命,你們要結成伴侶繁衍生息,使生命永存。”從此,便有了人類,男女聯姻,繁衍生息不斷。
•女媧煉石補天
傳說黃帝與蚩尤大戰(zhàn)邵原之后,這里又發(fā)生了共工與顓頊爭帝大戰(zhàn)。共工久戰(zhàn)不勝,憤怒之下用頭撞向不周山。只聽得“轟隆”一聲巨響,霎時間,天昏地暗,地動山搖,不周山頂天柱峰被撞倒。天柱倒了,東南方的地陷下去了,天像西北倒去,日月星星也不照位了,銀河水流下人間。毒蛇猛獸也趁機傷害人,特別是黑龍山那條殘暴的黑龍,更是乘機興風作浪,毀壞田壟,掀翻房屋,吞噬人和牲畜。于是,女媧要煉石補天。女媧撿來各種顏色的石頭,堆積在銀洞河旁,又用她那無限伸長的蛇尾,卷來了黃河泥漿,把石頭粘合在一起,并從山上采來柴草,從昆侖山上取來火種,點燃柴草,開始冶煉補天石。熊熊大火整整燒了九九八十一天,土石融合,光亮透明,五色石煉成了。女媧娘娘用力吹出一口真氣,于是在鰲背山和待落嶺上空升起五彩祥云。又伸開無限伸長的蛇尾,卷來煉好的五色石,放在云團上,然后雙手托起云朵,直向天空。她的軀體在增長,胳膊在伸長,一直舉到天空的裂縫,隨即咬破舌頭,朝著裂縫口噴出鮮血。轟隆一聲巨響,震得山搖地動,一道閃電劃破了長空,把整個宇宙照得通亮。霎時,風停了,雨住了,一切平靜了,天空終于補好了!
媧娘補好天后,又捉來一只東海巨鰲,砍去四只腳,頂住了補好的天空。那條盤踞黑龍山興風作浪的黑龍見勢不妙,急忙逃向析城山,見無處躲藏,便在地下拱出七十二個洞,但還是被媧娘抓個正著,栓在石柱上斬了。女媧又將煉石所遺留的灰燼堵塞洪水。
•軒轅祭天與戰(zhàn)神蚩尤
傳說古時候,黃帝與蚩尤從山西一直打到邵原,在邵原東面的馬坡村打了一場惡仗。蚩尤特別兇猛,不但會使用金屬制作的武器,還會使用法術,能吞云吐霧,呼風喚雨。黃帝與蚩尤九戰(zhàn)九敗,最后被蚩尤使洪水彌霧圍困。黃帝苦想沒有辦法,仰天長嘆,正在他憂愁的時候,眼前忽然一亮,云霧中露出一座山峰,氣勢非凡,像王者的宮殿,還有兩座山峰左右護衛(wèi),這山就是現在的王屋山。黃帝非常高興,以為圣母在此,于是就帶領隨從馬坡淌水過東陽河,在王屋山腳下的十方院齋戒三日,沐浴凈身后登上天壇山頂,以牛頭、羊頭為供品,壘石設壇祭天數日,誠心誠意地祈求上天保佑,打敗蚩尤。黃帝的真誠和正義感動了天帝,王母娘娘派九天玄女下凡,給黃帝九鼎符。黃帝以九鼎符造指南車,不再迷失方向,蚩尤施雨,黃帝以女魃止雨。……又是一番惡戰(zhàn)后,黃帝終于在太行山東側的冀州將蚩尤捉住并殺了。邵原人說,砍頭山是蚩尤的化身,尤顱寨是蚩尤的頭,人們?yōu)榧o念蚩尤,在馬坡還建有蚩尤觀。
•伏羲畫八卦
傳說,伏羲在青龍腰發(fā)現鰲背山南端石崖上有一塊大石頭,像金雞啄米形狀。他便到南洼找到了一塊形狀像魚的大石頭,仔細觀察后,心想石內一定有金魚。伏羲舉手開石,果真魚從石中一躍逃出,只在石內留下魚狀石紋。伏羲琢磨,石開一分為二,魚有陰陽兩個,天地未分之前,不也像大石頭一樣混混沌沌?天地分離,也應有陰陽,上則為陽,下則為陰。伏羲坐在金魚石上,耳聽八方之風,仰觀天象,采天地萬物的靈氣,一口氣畫了八卦,又將二龍圖形畫在石頭上。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